文/快乐脚丫子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译释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感想
古时候的礼射,箭靶常用皮或布做成,中心画着猛兽等的图案。这里的礼射仅仅只是一种形式表演,与行军打仗或郊外练习的射箭略有不同。
前者重在礼,后者用在杀敌或打猎,用途不同,形式上也略有不同。汉朝至清朝时期的射箭往往更倾向于后者,但在如今的文明社会为了更好控制,射箭作为冷兵器的时代已经过去。所幸的是射箭这个项目作为奥林匹克项目被保留了下来 。
各人的力气各有不同是事实,但是良好的射箭姿势可以使人正确拉弓不受伤,在不受伤的情况,尽力而为。
射箭作为礼的一部分,其中蕴含了礼的大学问,更体现了仁的道理。
射箭要求端正自身而后发,即使不中靶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反求诸已,这是仁的表现,君子的风度。
内心端正,外体正直,持弓稳定,瞄准无差,即使不穿透靶子,也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德行。
人人都重视礼,使德行树立,才能够从根本上停止暴动,国家才能够安定下来。
故射箭讲究的是内外兼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