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很多人渴望创新,但又认为创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确实,创新不存在如果A那么B的确定因果范式,但创新发生的概率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些国家群星闪耀,一些时代成果井喷,这都说明创新是有规律的。
一、扎实学习与练习
有人越来越不重视扎实的基本功,不仅反对填鸭教学、反对应试教育,而且还经常把知识看成是创新思维的敌人,觉得知识玷污智慧,觉得多学习会学成书呆子。典型的说法是“大学学的知识不重要,关键是学到思维方式”,“这东西记住没有用,反正还会忘,用的时候再看就好”,“一本本地看书是落后的学习方式,现在网络这么方便,你用的时候一搜就搜到了”……但这些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1.思维无法完全独立于知识而存在
首先,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知识是材料、是钉子、是面粉,思维是工具、是锤子、是擀面杖,这种划分自然把知识和思维对立起来,且强调了思维的通用性,而把知识看成是不通用的、一次性的消耗品。但其实,知识更应该对应着五金的概念,它既包括钉子,也包括锤子。所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等常识性知识是知识,“布尔逻辑”等方法或者思维方式也是知识。
其次,常识性知识有助于思维的形成。即使是“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这种常识性的知识,博闻强识(你也可以看成死记硬背)也没有坏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正是对这种常识性的历史事件了然于心,才能总结出“地理位置引起的枪炮、细菌和钢铁是历史的英雄”或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英雄”。靠着现用现搜是不可能有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的。我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没有说搜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基本功不会玷污创新思维
我们总害怕,学得太多就学呆了,就思维定势了,会影响创新。这种观点把创新看成是“横空出世”的,但创新是在学习、总结、改进和反叛中产生的,即使是反叛,创新者也往往非常清楚自己反叛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创新并非完全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不是随机碰出来的。以毕加索为例,如果你只知道他后期创作的更著名画作,可能认为他创作那些画作的灵感,一定不是从早期的艺术传统中获得的,因为那些画作与传统画作大相径庭。但实际上,毕加索起初的创作风格,几乎是一种古典风格,而且,他在这种风格上同样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探索了许多其他的艺术风格,然后将它们结合起来并进行调整,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人们总喜欢“南方工厂一个小伙子用风扇吹走空肥皂盒”“美国宇航局寻找一种失重状态下能用的笔,结果一个孩子想到了用铅笔”这样的故事,且不说这故事可能是假,即使是真,这零星半点也撑不起人类进步,那个孩子只是解决了不重要的一环,而航天飞机这样大的发明创造绝非靠灵光一现就能解决。
3.意到手随是进一步探索的基础
在学习Photoshop之前,我有一些好玩的想法,但是实现不了,久而久之也就不去想了。在刚学会Photoshop那一段时间,我的创意简直井喷,睡觉时都经常会产生一个好玩的恶搞创意,然后迫不及待地起床去试验。所以说,能不能利用工具,能不能意到手随,不仅关系到这个创意能不能实现,还关系到下一个创意能不能产生。创意和实现总是你来我往地共同进步着,人们顶多会在能实现的基础上多出几个创意而不会多太多。不管是资源上的,还是技能上的,贫穷真的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所以,创新不是靠什么顶层设计来的,而是靠能够不断实现、不断改进的瞎捣鼓来的。
4.低层次的创新只是高层次的常识
小学时候,遇到鸡兔同笼等问题,不乏很聪明的人,极其具有创新思维:吹个哨子,让鸡兔同时抬腿,吹两次之后就只剩下兔子了……到了初中,我们学了函数,学了解方程组,此时,我们或许没有“给鸡兔吹哨子”那种惊喜,但其实这种方程组更具有通用性,不仅可以解决鸡兔同笼,还可以解决鸡和蜈蚣同笼。所以,越是觉得自己、自己的孩子极其具有创新性,越要打好基本功而不要依赖于奇技淫巧,否则,聪明的大脑一辈子只用来重复造轮子或解决对人类发展完全没什么价值的事情。
二、呵护灵感
1.随时记录
上面提到了,相关资源和技能的富足是创意持续产生的保障,但是现实中,我们往往并不保证这两点,甚至有时候连基本的时间都没法保障,刚刚有了一点点灵感,还没等着深入思考,就被工作和生活的琐事打断了。此时,随时记录非常重要:当我们有好的想法和创意,而由于时间、资源和技能的限制没法马上去实现,尽快记录下来,虽然没法通过实现去刺激产生下一步的新创意,但最起码这个旧创意不会丢掉。其实,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发现发明都不是灵光一现更不是横空出世的(虽然后人喜欢这么描述),而是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断点续传”的思考和尝试,从达尔文的发现,到爱迪生的发明,甚至我国古代李贺的写诗,都是如此。现在的手机记录非常方便,印象笔记、语音输入,都是很不错的随时记录的工具和方法。
2.温故知新
记录的作用是帮助我们长久记忆,更重要的,它通过“外显”的方式,能让我们不断地、迅速地回顾。回顾的时候,并不只是原原本本地回到当初那个时间点,回忆起当时的自己的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把我们在不同时期的所思所想,来源于不同渠道的摘抄等一网打尽,串起来整体看,让这些知识发生连接,从而理清思路,并激发新的灵感。这要求,存储的时候,结构不能太深,最好能有一种方式做到:不同时期不同渠道的记录能在一个连续的页面上看到,而不用文件夹(笔记本)和文档(笔记)形成视觉上的分割,因为视觉分割形成的时候,思考的分割往往也形成了(这是谷歌结果页为什么不只有标题还有关键词所在处的文本,以及印象笔记为什么只有两个层级的原因,也是一张纸的思维导图优于两张纸的目录的原因。关于这个可以参考一本书《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但我并不认同他那种古典的用纸质笔记本记录的方式)。
3.深度工作
记录和回顾其实是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因为我们总是受到限制,或者总是被打断。如果有可能,一气呵成的深度工作是激发灵感和创意的最好方式。以编程为例,有一个好的点子马上去试,运行不了马上检查修改,然后再试。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大脑的活跃度最高,而创意的折损率最低(记录灵感的时候其实总是有折损的,因为往往能记录下理性的描述,而记录不下当时的激情以及感性的感觉,而这些对于创意的持续产生同样重要)。深度工作并不是指不休息,实际上,重大发明和发现中,为数不多的灵光乍现往往是在长时间深度工作后的短暂休息中产生。
三、杂合优势
1.开放交叉
毕业几年来,周末和平日的晚上,我有时候去高校或者3W咖啡厅等听一听讲座,参加一下沙龙。当别人在台上讲的时候,我的大脑总是能保持非常活跃(活跃到即使用语音都记录不下来),这种活跃并不是从实用的角度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什么,也不是其观点让我恍然大悟、醍醐灌顶,更多的是他们说的跟我原来的想法产生了共鸣,激发了我层层叠叠的记忆,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可能做了一些补充。当然,也有些时候,是批判的角度,能明显感觉他们讲的不如我的设想更好,这时候也能激发自己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自己的设计比他的更好,好在了哪里。其实不仅是讲座如此,阅读、结交朋友,甚至选择生活、工作的城市都是如此,多尝试新鲜和不同,并不是说新的就是好的,而是新的和旧的之间能够产生共鸣,产生碰撞,从而产生灵感。
2.大规模流动
研究表明,城市的规模与其创新正相关(当交通常年阻塞时,这种相关不再存在,城市的规模优势不再),而咖啡厅的开放交流也诞生了很多伟大的创意。这种大规模(在生态学上有个试验,就是用玻璃罩起一块地来,建立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最终是失败的,因为其规模不够大,系统不足够复杂)和流动本身就保证了开放交叉,从而产生了自生长和自创新。前段时间举办一个活动后,跟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其中一个提到亲戚问自己家的孩子该报考什么学校和专业,而我们的结论是:选大城市!从某种角度说,规模决定了视野和见识,而视野和见识决定了你的创新能力。
3.引入噪音
不管是搜索引擎,还是信息流,都是精确而狭窄的,让人失去了很多随机了解很多新鲜事物的可能性。还有,如果不搬家,我们很难尝试一种新的装修风格,如果不重装系统,很难短时间内尝试大量新的软件,甚至连版本升级都懒得做。人们的惰性导致本能追求平稳有序,而厌恶“开放交叉”带来的不稳定和风险。平稳有序可以实现稳定环境下的稳定增长,但它既不能实现稳定环境下的爆发性增长,也无法实现异常环境下的生存。因此,不管是一个个人还是一个组织,有必要给自己设立一种噪音机制(类似于著名的沙丁鱼),比如工作上的开旧人进新人、轮岗,比如逛逛书店、图书馆寻求与图书的不期而遇,而不是在亚马逊上直接搜索下单,比如多结交不同类型的朋友,而不是清一色的与自己高度相似的人。比如不要把自己时间打的太紧,做事80%有目标有计划就够了,剩下的20%时间尽情用来“荒废”。或者说,创新总有些玩的心态在里面,过于精明和功利,以及拒绝错误,都离创新较远。
四、始于简单,动手去做
现在,我们生活中高大上的成品太多,而半成品太少。这种学起来太难太远的东西其实不便于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以手电筒为例,在手机上点击一下图标,就亮了,但我们对其背后的原理完全没有感性的认识。我们小时候,有时候家里手电筒坏了,都舍不得买新的,直接两节一号干电池,加一个小灯泡、一根线,就凑合着用。看似那时候生活很苦,但可以培养动手能力,现在这种完全封装的体验优良的“黑匣子”却不能激发创造力,因为你不可能一下子搞懂它的原理,没有了“边捣鼓、边实现、边改进”的练习与激励,孩子们也就懒得去想它了。如果家里没有电钻、烙铁甚至没有钳子螺丝刀,仅靠iPad培养创造力,那么可能孩子所有的创造力都会在升级打怪上。乔布斯在一个零配件丛生的环境中长大,最终把完备的、优良体验的产品交给世界,是伟大的,也是自私的,因为他在很大程度上是杂乱和捣鼓的终结者,让这档子事只能由专业的人去做。优良体验和激发你的创造力完全是两码事,大多数时候还是相悖的,前者给你端桌子上的鱼,而后者只给你一个鱼竿,当然后者的不确定性太多体验不好。
上面这段看上去貌似和基本功相悖,其实不然,其实是在从另一个角度阐述“意到手随”的重要性,简单说是:要一边造各种轮子,一边学习世界上有了哪些轮子,并不要有“世界上已经有iPad这么精细的轮子了,我干嘛还要去研究电路板”的想法,捣鼓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后记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总是口头上推崇创新,但他们要么是搞点花里胡哨的标新立异,要么是把一群人聚起来搞个头脑风暴,他们对于开放、交流不以为然从而很少参加活动,对于基本功也嗤之以鼻,认为基本功与创新相去甚远。但你会发现,在创新这件事情上,靠“头脑风暴”这种短时间的人海战术,往往不起一点作用。且不说头脑风暴出来的创意有不少是哗众取宠的,即使别人说的都是对的、好的,也缺乏时间这一要素,缺乏了灵感的培育(消化)与链接。相对而言,Wiki、论坛、开源社区、trello等是更好的创意连接方式,因为你可以随时知道别人真实的想法,并有足够时间去消化它,吸收它,改进它。
据我观察,不管是人类历史上大的发现和发明,还是我个人找到一种小众实用的软件或者创造一种快捷优美的学习、工作方法,都不是一下子产生的,而是不断地培育,不断地链接。
扎实练习是把自己与人类既有的文明建立链接,让自己能够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不去重复造轮子,更重要的,不坐井观天,沦落为民科。
呵护灵感是把不同时期、不同渠道的自己的过往经验建立链接,从而做到万事相互效力,一窍通彻百窍通。
杂合优势是指与外界的现有文明建立链接,以他山之石来防止自己闭门造车。
始于简单,动手去做指的是与物品、与感觉建立感性的链接。
简单总结,就是在历史、世界和自己的不同维度之间,建立各种各样的链接。最后,创新自然而然、点点滴滴地发生了,而你自己都无法简单界定这些创新哪些是别人的,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自己早就想到的,哪些是近来想到的,哪些是理性学来的,哪些是感性悟来的……
我们总觉得创新是头(大脑)的事情,总鼓励孩子“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换个角度思索问题”,但其实没多少用处,倒是体比头高、眼比头高、手比头高,也就是你所处的环境、你的所见所学,你的练习和瞎捣鼓决定了在创新的路上能走多快,走多远。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的是,要敢于相信真理、相信实用、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不要被《中国有一亿人想指导张小龙做微信》这样的文章吓到,只要你真的能对好与不好说出一二三,并愿意下功夫抠细节。
大众的不仅可能是不好的,而且往往是不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