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各地绘画爱好者发起了一场Draw This Again(再画它一遍)的活动,将他们曾经的作品,拿出来再画一次,然后并排比较,共同欣赏自身成长的历史,比如下面这些:
显然,在过去的岁月里,这些人的绘画能力都显著成长了。成长在哪里呢?以前的画,大体也都是“正确”和“有效”的线条与构成,因此整体而言,也是大体“正确”和“有效”的视觉传达——他们并没有把男人画成了女人,把小狗画成了猫,或者该是眼睛的地方结果冒出了鼻子。成长在于,在每一笔线条及其彼此的关系上,他们把握得更为肯定;同时,他们的对事物的观察和表达,显然多出了很多细节——不只是“有细节”而已,而且是有使大量细节得以恰当落笔归位的空间感知与形态把握能力。换言之,一个人越是具备细节表现力,越表明他可以把握与呈现整体(这不意味着他不可以画简笔画)。
目前的教会牧者,如果接受过现实条件下相对规范的、水平和内容基本一致神学教导和牧会训练,都可以大体上“正确”和“有效”地讲解圣经,传扬福音,牧养信徒,建造教会。但我们可能会在一些岁月的教牧服事后,感到一丝后继乏力,以及前路不清;一方面教会仍然蒙主恩典,继续存在乃至有所发展,另一方面,似乎很多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很多境况也一直不能改观。于是乎,有些人有可能多多少少进入到一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模式,或者长期处在身体和灵性的“亚健康”状态之中。
这方面的问题,我认为,不是通过继续“开展”更多的事工可以解决的,甚至也不仅仅是借着“回顾”我们的神学根基,而是应该在这个继续“开展”和不断“回顾”的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局部的、细节的调整上。我们需要的是对牧会服事中细节的关注、了解和把握,以至于带来细节上的改观——而这会带来我们对整体把握和构建能力上的成长。我们在牧会上要成长,总是“大体上可以”不可以。
牧会在乎细节,唯有进入细节才能把握整体。因为,“成败在乎细节”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不顾或没有整体架构,完全陷在具体而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而是指整体规划和原则性理念要能落到实处。即使规划和理念很好,如果不能落到实处,那么,在实处实际运行的,就必然是其它规则。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来说明我的意思。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邓晓芒教授在他《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一书的前言中提到,这本书的缘起是一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课程,“时间跨度长达7年,共14个学期”。起初,他像所有老师一样以概要的方式给每一届学生授课(单个学期的时间总是有限),但是:
“到2000年,我打算放弃以往的讲法,采取‘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模式,开始将这本旷世经典从头讲到尾,不计时间,讲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讲到哪个学期就哪个学期,务必要将每一句话搞懂。……严格说来,我的讲课还不是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全部文本的解读,而只是对选入我们的《精粹》本中的20余万字篇幅的解读。但就这样,也已经使这一工作成为了一件看起来遥遥无期的浩大工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逐字逐句、连一个注释甚至一个标点、一个重音都不放过的解读,实在是太耗时间了。
“我的讲课程序是这样的:首先由研究生中点一人来读康德的一段文字,即《康德三大批判精粹》里面的中译文,要求每句话一口气读下来,不要中断语气,而且要强调读出关键词、重点词来,说明你懂了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由该研究生一句句解释,不要大而化之地说这一段的“中心思想”或“主要意思”是讲什么,而要依据文本解析每一个句子和用词:然后由我再对照德文原本,将这一段从头至尾加以逐句讲解,差不多要用十句话来解康德的一句话,这一部分由我自己全部录音;接下来是提问,在座的研究生可以提与这一段相关的任何问题,由我当场作出回答,有不同意见的还可以提出异议、进行讨论和争论,一直提到没有问题了,再进入到下一段的研读。”
很显然,他给每一届学生能教导内容因此大大减少。本来这样的课程,可能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要把诸如“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这样的主题做整体介绍(正如神学院在诸如《教会论》的课程中,要把教会论相关主题都逐一作一介绍),而邓晓芒的课呢,一个学期下来:
“一般也就能讲个二十几页、甚至只有十多页。每个研究生在校期间也就三年,一届又一届的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都过去了,我的这门课还在继续开,还没有完结,所以每个研究生一般只听过整个解读中的一小部分,没有人能够从头到尾听完的。”
可想而知,一定会有人对此心生疑惑。有学生问“按这样读法什么时候才能读完?我们所学到的东西不是太零碎了吗?”邓晓芒回答说:
“这门课的目的,不是要你们掌握多少文本知识,而是要训练你们解读文本的能力。别看你们平时读了那么多书,好像什么都知道,但具体拿一段文本来要你们解释,你们很可能解释不了。上我的课,就是要教给你们一种读书的方法,告诉你们什么才真正叫做读书。你们掌握了这套方法,能够读懂康德的文字,那就什么样的文字都能够对付了。”
邓教授称他的教学法为“全息式”讲授,就是说:
“我在每讲到康德的一个观点、一个术语的时候,通常不是孤立地就其在这一段话中的意思来理解,而是都要联系到康德在其他地方的观点和用语,将康德的观点放到他整个体系中来讲解。这样前联后挂,加以贯通,所以虽然具体讲解的只有一小段,但实际上把康德整个哲学都拖进来了,有的时候简直就是用一段话作例子在讲述整个康德哲学。一个学期下来后,学生所读的尽管只是那么一二十页,但对康德哲学的整体把握却比那种泛泛而谈的讲授更加清晰……”
其实,这就是教会教导圣经的方式,进入经文细节。而这也应当是我们反思牧会要做的:进入并把握细节,这恰恰是真正地,而非“大致地”进入并把握整体。
因为,恰恰是在细节中有整体,恰恰在每个受造有神形象的人在每个具体处境的一举一动中,我们可以也应当看见神创造和拯救的全部奥秘。这个“人”首先指向基督,不但是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西2:9) 更是因为神“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1:10)其次指向基督徒,那作为基督身体的教会,因为“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正在]充满万有者[现时]所充满的。”(弗1:23 )
我们如果在牧会上有迷茫或乏力之感,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对教会的整体把握。我们虽然做了很多事,也有很多宏观把握的尝试,希望基于整体神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牧会,但是,我们忽略了太多细节,所以我们无法把握整体。牧会,反思牧会,都不能泛泛而谈,大体正确。眼中没有一片树叶的人,整个森林对他都是抽象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