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围城》时,我觉得《围城》被盛誉了。前半部分的故事让人很难“入戏”,一本书要分出无数个时间点来读。后来我做了上一篇要把书读完的承诺,居然慢慢觉得故事情节非常引人入胜了。
这本书,非常精彩。我想我能够在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的我和主人公的轨迹有重合的部分,而是这本书就是每个人的影子,每个人都能在某一段情节里,看到自己的生活。
譬如在书中三百页(微信读书),方鸿渐和赵辛楣讲到:当初很希望到大学任教,接受聘书之后,愈来愈乏味,却自恨没有勇气退回到上海。有讲到如果赵真娶了喜欢的苏小姐,滋味也不过尔尔,毕竟苏小姐结婚也勉强她的丈夫做了许多事。
“狗为着追求水里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
人总是不知足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别人艳羡的某种生活状态,比如去了某所别人看来不错的大学,或者觅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当事人很少是满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上进,但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样的不知足,让我们更不快乐。但是我们也常常没有放弃当前生活状态的勇气,有些人放弃了,所以得到了更好,有些人没放弃,然后怨天尤人。我常常是其中没勇气放弃,又不愿意知足的人。
再譬如我认为书中非常有意思的吃葡萄理论。“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这就像有人存款三十年全款买房和有人三十年贷款还款但住了30年房子一样。我们很难说那种做法更好,因为这个社会的走向让我们成为了第二种买房的人。所以背负着房贷让人不快乐,房子车子的压力让我们负重前行,但其实选择没有对错,游戏王让人快乐,有回忆也让人幸福。在这本书里,我更相信钱老想传达一种知足的价值观。
谈完前半段的生活哲理走向,再看看后面的爱情真理。爱情的描写让我觉得他和杨绛先生的爱情一定非常可爱有趣。因为钟老把爱情里的男女心理看得很透彻。
“你真是爱我,不用我说,就会知道。要等我说了,你才体贴到,那就算了……”
“他觉得半年以来,什么事都跟她一商量就不能照原意去做,不痛快得很,这次偏偏独下个决心,大有小孩子背了大人干坏事的快乐”。
“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意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的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
这些刻画,都是活生生的谈恋爱的样子,其实不光是谈恋爱,包括婚姻,都是一样的。女孩总是希望男方能够无时无刻考虑到自己,而男方又希望女孩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秋后算账。久而久之,男生感觉被束缚被管制,开始希望有独立做决定的自由。女孩看到男方自己做决定,又更加生气,两个人越闹越大……
有趣的是读这几节的时候,我也和男友闹不愉快。他也觉得不和我商量的事情,让他觉得有自由的快乐。当时的我恼羞成怒,开始和他激烈的争吵。大有决裂之意。尽管我读到了这一段,我还是不愿意低头认错。我还是更愿意大吵一架,把事情吵的明明白白。
越往后看男女主角的爱情,我越觉得男女之间矛盾多了,两个人走的方向就不一样了,爱情最后还是会走向悲剧。我承认我吵架只是因为某件事引起的不愉快,我希望解决的是这一件事,我希望得到这件事的道歉,而不是解决我们的一段感情。后来慢慢吵累了,整个事情也慢慢开朗起来。我开始认识到,感情里我管制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他也认识到,这件事情他的错误。我们也慢慢约定俗成了一些事,不如我不再多管鸡毛蒜皮,他也开始事事商量分享。
读书可能会在书里看到很多道理,当时觉得句句是理,甚至在生活的某个愤怒的时刻,依然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对,应该冷静。但实际的行为和语言往往不能够那么理智。可能我还欠缺这么一些修为,也可能生活就是这么个不断发生事情产生矛盾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