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将《傅雷家书》全部读完,整本书读完之后,更多的感受到了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尤其是傅雷在1966年的时候,回眸他这一生,尤其是当傅聪在写给父亲的信,当中寄了很多凌霄的照片以及弥拉和傅聪描绘凌霄儿时的画面让傅雷是感触。我也能想象出当傅雷夫妇看到这样的信时,他们内心的欢喜,我也无法想象,傅雷夫妇和弥拉以及他们的孙子从见过面,却能如此关心,如此欣赏,如此关注,感受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深深的爱。
我的脑海中浮现了这样的画面,傅雷看着如今的儿子,很有出息,家庭幸福,曾经对他儿时的管教严厉,也并减少了很多的内疚。在整本书的最后,傅聪和傅敏都对自己的父亲傅雷做了一些点评解说,傅雷的一生是让我们感慨的,因为在这个一九六六年一月之后,没有明确表示后来发生的事情,于是我又百度搜索了,傅雷夫妇为何双双自尽,了解了三遍,一段动荡时代,傅雷夫妇二人,忍受的羞辱。
那时候的傅聪在国外,很多原因导致被人们诟病,忍受外界羞辱,傅雷夫妇离开了这个世界。再走之后,傅雷家书留下的可能真的如他所说———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也希望我们这个世界能够拥有更多赤子之心的人物,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书后的很多文学家对傅雷家书的点评,以及还看到很多人对傅雷家书中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效仿,有些父母效仿傅雷的教育方式,让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素养提升,这可能也是素养提升的原因之一,还提升了以及他的思路,还有远见眼界的拓宽,延伸自己的孩子,先做人再成才,与人交流,在与人相处,包括成家立业方面都值得很多父母去研讨研究落实。
在很多心理健康案例当中,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言行管教或者说置之不理,引发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导致有些人不敢去管教孩子,但从傅聪傅敏的身上,我们看出只要你用心用情,真正的去关心孩子,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人成才,而我们一味的怕孩子出现问题而不去教育孩子,那才是真正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