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个人的大事,也是家庭的大事,父母们会全力以赴,竭尽全力为子女准备婚房、嫁妆,还有一场隆重的婚礼。
我国的婚礼,自古就不简单。《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传宗接代的事,所以要隆重。
《诗经·硕人》描写了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的盛况,庄姜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送亲的队伍是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现在的婚礼延续了古代的习俗和仪式,依然有豪车的迎亲队伍,有盛大的婚礼,又加入了西方的元素,比如司仪、证婚人、女方父亲把女儿交给新郎等环节,大家看多了也不觉得奇怪,反而成了必要的程序。
我最近读到梁实秋的《婚礼》,文章中这样说,“民初以来所谓文明结婚仪式,其实不见得怎样文明。最令人不解的是仪式中冒出来一个证婚人——多半是一个机关首长什么的,再不就是一位年高确实征而德劭尚待稽考的人,他的任务是宣读结婚证书,然后说几句空空洞洞的废话。”
现在的证婚人宣读的是证婚词,我市有位比较亲明的退休市委书记,经济被当权贵父母请去当证婚人,他也乐此不疲。男女结婚一般都在民政部门进行了结婚登记,结婚记证具有法律效力,还要什么证婚人宣读证婚词?如果没有没有登记结婚,那证婚人的证词也没有法律效力,完全是多此一举。
令人不解的还有女方的父亲挽着新婚的手从门口走来,走到婚亭,把新婚交给新郎,然后新郎挽着新娘的手,配合着婚礼进行曲,一步步走上舞台。梁实秋说,“为什么新娘要由男性家长送给人,而不是女性家长把她送出去?为什么新郎老早地就站在那里,等候接收新娘,而不是由家长挟持着把他“送给”新娘?究竟有无道理?”
男女平等说了上百年,在婚礼上让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这个细节看,依然体现着男尊女卑,而大家都习以为常。梁公在民国时期就认为这种做法令人不解,没有道理,可现在依然如此。还记得我刚到乡镇工作时,党委书记当着我的面说,他向组织上要求的是下派男同志,怎么来了个女的,他不是看不起女性,是觉得机关女干部不适合乡镇工作。公务员招考面试的时候,我和法院的面试官在一起,他说,法院还是倾向于招录男性,法官外出办案时男性比较方便,而女性总有诸多不便。
婚礼的奢侈之风盛行,往往是五十桌,上百桌的大宴,邀请亲朋、好友、同事、同学、领导等等宾客,喜宴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用的烟酒档次也逐渐攀升。吃了还要带着,要发给男性客人每人一包好烟,女性客人每人一条丝巾,外加每人一盒喜糖礼盒。一般家庭办一场婚礼,父母要脱一层皮。
其实婚礼不是表演给人看的,虽然生活需要仪式感,但也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世俗的眼光。梁实秋说,“然则婚礼如何才能简单隆重?初步的建议是,做父母的退出主办的地位,别乱发请贴,因为令郎令爱的婚事别人并不感觉兴趣。在家里静静地等着抱孙子就可以了。至于婚礼,让小两口子自己瞧着办。”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子女结婚时还是没长大的孩子,怎么能放手让他们自己办呢?然则他们连自己的婚礼都办不了,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