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取其精华(1)《围城》钱钟书
方鸿渐当初被父亲配给周家当上门女婿,照方母说话的语气上看,他们是指望方鸿渐找个有钱的老婆,然后帮方家的经济上给一些帮助。是男人都知道上门女婿这个饭,是没那么容易下咽的,但方鸿渐不敢违抗父亲的命运,他即使有再多的不愉快,也只能在外面和人抬抬杠,呈呈威风。
周小姐的早逝让方鸿渐免于上门女婿这一遭,虽然他不愿意做上门女婿,但他骨子里被父母灌输的图利思想,仍然使得他不得不低头住在周家。他在周家的银行上班时,每月才100元薪水,但为了买一件400元的皮衣,不惜利用相亲的机会,不顾形象,打麻将赢了人家三百多元就开溜。
方鸿渐买皮衣这个事情,能看出他对物欲的重视,但在那个年代,所谓的文人之志,大概都是这样的情况,因为他是父母一手教出来的,父母也不懂什么是国家的青年,只是一味地关心方鸿渐的婚事,关心方鸿渐的工作挣几个钱,能给他父母长多少面子。
一个未经世事的青年,纵使有满腹的才华,如果像方鸿渐父母这样盯得紧,他还有什么志向可言呢,这其实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父母拼劲力气培养孩子读书,不惜下血本将孩子塞到好的学校,学校出来后就开始唠叨工作,唠叨结婚生子。
方鸿渐的父母为什么下血本供他出国留学,父母心理也有一笔账,既然花了本钱的,所以等他刚开始参加工作,就迫不及待地交代他要每月要将工资上交,父母先想着自己种的树得自己赶紧摘果子,他们怎么会想到,社会是需要这样的大树来给大伙乘凉呢?
方家的教育,说到底是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所以这样的教育下出来的方鸿渐,除了每天思考男女恋爱,他还能思考什么呢。这也足以解释为什么方鸿渐的目光短浅,喜欢意气用事不成大器,因为他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
方鸿渐工作总是不顺利,似乎每次都有人故意和他做对,但他从来不问自己是否有问题,这正是那个年代中国男人的真实写照,在外要面子,家里怕父母,受了气回家找老婆撒气,嫉妒老婆比自己有本事,这一切是可笑却又真实,想必也是钱钟书先生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无奈和感叹。
本在那个不和平的年代,国家鼓励人们学知识,鼓励人们走出去,这一切都是希望中国能多培养一些有文化有志向的青年,中国的希望就在这些青年身上,但是中国落后的不只是文化,更是思想。所以即使那时候方鸿渐做的事情都像个新派文人的风格,思想却仍和他父亲一样保守,这符合逻辑,因为他没学会新社会的合作之道,怎能顺利走出围城?
本文作者:尚钰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