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榜样,是我这两年转到新部门才认识的。
因为这次分享,我特地找他进行了一次采访。
他跟我说,身边人也有人问过他,为什么在一家公司工作十年还这么有激情。
我很好奇,问他这种力量是从哪里而来?
他给我讲了三次转折和成长的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01 想独立、抗压力、自我突破
面对最刁难客户,倒逼自己成长
2012年,还是刚毕业的一枚小白工程师
从南方到北方求学+就业
不愿依赖父母安排
内向又执著追求自我独立
2015年,成为了真正的项目经理
开始一点点打碎重建自己
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失眠
日日反思越痛成长突破越大
他是个典型的南方人,长得文质彬彬,语速比较慢,带一副眼镜。
他说其实毕业时父母都给他安排好工作了,但是他很执著,就想靠自己的努力来证明价值。就这样凭着这样一股独立闯世界的冲劲儿,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一开始的时候,他说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不太擅长沟通的一个小白工程师。
在职业上第一次突破是在2015年,他承担了一个大项目。
真正开始面对咄咄逼人的客户,时刻追进度、解决突发问题、一次次汇报的压力,第一次感受到失眠是一种什么滋味?半夜三点钟,还是闭不上眼,一直在思考怎么跟客户去谈这个问题,怎么汇报项目思路,下一步要怎么推进。
就这样,在这段极度焦虑、痛苦和长时间的高压磨练下,却是他成长速度最快的。
从那之后,他说自己像开了窍一样,找到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势,总能留心观察学习身边优秀的领导,对照这些标杆一点一点提升自己。
02没经验、少资源、不受关注
唯有用心+专注做好当下
2018年,临危受命责任扛起来
带领团队投身无人机业务
为研究产品自掏腰包5200元
买了二手无人机
2019年,产品创新品牌推出来
XX用户创新应用案例类”
首个《金巡奖》
第二个转折点是到了2018年的时候,领导提前预判无人机市场,他临危受命勇敢挑起这条业务线。当时公司面临业务转型变革的关键期,大量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上,他带的这条线,只有5、6个兄弟,而且几乎都是从0开始。
他也为没资源没经验纠结过,后来转念一想,既然领导和团队信任我,那就要做出个样子来。于是,一头扎进了无人机新业务探索和产品研发中。
他提到一个细节,那时资源申请特别难,但他们又特别想把这块市场产品摸透,于是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自掏腰包花了5200块钱,通过各种渠道买了一个二手的无人机。于是,从早到晚去拆了装装了拆,把无人机研究的里里外外明明白白。大家当时的状态,像一个创业团队一样,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特别高。
一段时间之后,产品做的越来越出色,他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产品做的再厉害,但如果没有被客户和领导认可,其实相当于闭门造车,没有太多突破。
于是,他开始转变思维,定下了要打造品牌、推向市场的目标,一开始寻找资源各种碰壁,但还是想方设法研究产品特色和差异定位。
终于在2019年,通过团队不懈努力,在一次行业协会展会上获得了公司首个行业无人机金巡奖,后来陆续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
03学臣服、打硬仗、抓住机遇
十年磨一剑,利刃斩寒霜
2020年,面临市场变革学臣服
团队解散转战产品中心
持续学习思考沉淀
不断探索业务创新模式
2022年,抓住机遇敢啃硬骨头
数字化转型加持进入新赛道
牵头编制首个细分领域技术标准
无人机产品亮相数字中国
虽然产出很多成果,但其实在2020年,市场并没有完全成熟,项目非常少,骨干人员相继离开。
这一年团队彻底解散了,他遭遇低谷,瞬间也迷茫看不清方向,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这时他调整到产品中心,持续思考和复盘总结,与老客户保持联系,不断探索业务新模式。
2021年,整个市场和国网公司数字化转型加速,面对新形势组织架构再次调整,终于他又能继续在无人机巡检领域深耕。2022年,他走进客户,牵头编制了无人机细分应用场景领域技术标准,带领无人机自主巡检产品再次亮相数字中国展会。
这两年,他开始站在事业部层面去思考推动产品研发创新和团队效能提升,如何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如何管理团队?如何提高效率?
他始终在尝试解决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
记得他有次在支部学习楷模事迹上分享,他分享过一句话,“有为也是一天,无为也是一天,何不努力作为,日日有为”。
他自嘲是一只奔跑的蜗牛,信奉勤能补拙的真理;
他会注意产品设计每一个细节,不论原型还是文档,他都会思考如何做到高效标准化;
他会提醒偶遇低谷迷茫期的同事,不要忘记自己工作的目标,先扎实做好手头这件事。
我看见蜗牛虽然慢,但他选择目标后,从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而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这十年磨一剑的过程,其实是更快的成就未来之路。
最后,送大家一首诗,与之共勉。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让我们共同汲取”十年磨一剑“的榜样力量,
在成长路上时刻自省,锤炼革新坚韧意志,激发笃志作为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