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为,有可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现在越来越看亲不清周围的环境了,突然之间感觉很是适应。很多时候默念以便激励——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与之相反就是对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生活是由点滴的小事积累而成,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通过事来反映其是否可交,是否可相处的重要因素。
发现与身边的人越走越远,越来越不合群。并不是内心感到恐慌,而是在思考是否是对的。就是在思考时,突然事情发生了,开始判断了,所引的问题也就来了。
翻看很多书籍,开始去寻找答案。书中也不断的在提及从细节入手去观察,做出相应的评判。事实是什么样呢?事情的发展不会按照书籍中所说的来。当然这也是正常,毕竟书不是万能的,只是一个指引的方向。还是需要去仔细甄别,然后根据现实情况去选择。
用人生若只如初见来开头,身边的每个人都是非常不错。因为抱着这样的美好,开始不断的深入交往,从美好开始慢慢的发现美好的瑕疵,开始不断的恶化。形成了一个怪圈,一开始很好,但是越来越发现不好,然后开始疏远,远离……。换个方向开始,从下往上走,反方向的来,从坏处发现。结果就是没有什么交往的必要了。开始都不用,只是一个对陌生人。
说这些肯定是有些武断。想到了一段文字就随手写下——“连小人都容不下,何以容忍大人”。只是突发奇想的一段话,证明了对细节的事情比较上心,也是在用细节去评判。单从这个点上来分析,倒是找不出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开始不断的默念这段文字,突然之间有所感悟。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做好,确切的讲,这是心没有到位,心中有杂念。这些杂念在左右着想法,左右思想的判断。
事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看的是如何选择。选择永远大于努力,选择的是方向,即便是慢些,方向对了,到达只是时间问题。方向选择错了,即便是再快,也到达不了。
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事情的本身去判断知否正确,却忘记了,把这件事情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下去看是否合适。事情本身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否。
心胸豁达,得到的就会越多,心胸窄小,失去的也就越多。内心的良知越大,所容的事情就会越大,即便是看不惯的,看不顺眼的,也只会在心中判别,而表面却保持一颗平常心。有了这可平常心,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符合良知的就去做,不符合的并不是不去做,而是想办法去扭转一下让其符合,然后再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