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读到蒋勋先生的书时,都会感受到他对美的一种充满责任感的传播,而我觉得他做的最深入人心的一点,就是他把美放回到了我们身边。比如他写《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汉字书法之美》包括我最近在这个电台读的《吴哥之美》。我觉得每次读他的书都有一种他把那种很博大的美转换成我们能听懂的语言,放到你我的身边,然后,我们明白了,哦,原来这些就是美,而我们明白的那一刻,我们的内心无比的甜蜜,原来我们的人生,也是充满了美的。
《吴哥之美》中有这样一段话:美的显现,使人欢心鼓舞,美的显现,也使人忽然如见本心,沉默伤感,悲欣交集,无以名状。读到这段话时我突然就想起了上学时,美学概论的老师说:“什么是美,羊大为美”那会就觉得,真有意思,美一下子具体化了,来到了我们的眼前,一群原始的男人女人,在面对大自然的过程里,学会了把牛羊养的肥美,看着赖以为生的羊群日渐壮大,在简陋的毡房外面,碧草蓝天,一切就那么美。
记得曾经给一年级的学生们讲“美”的写法,就说到了羊大为美,但是我又变了,变成了小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我说:“古代人,靠养羊为生,当他们看到很多羊很大很肥的时候,他们的心情特别好”这时孩子们会接上,他们特别美。是的,美一下子也走进了小孩子们的心里。
蒋勋在《吴哥之美》这本书中,把美的眼光放到了吴哥城,他说:“去吴哥,面朝一处佛的微笑,安放现世里,你无法倾诉的秘密,找回美好的自己。”美好的自己,在大学里看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女二特别不解的问男二,为什么?男一就是不爱我,女一到底有什么好,男二看着坐在单车后面,细长的发丝在风中飞舞的女一,告诉身边被妒忌心烧着的女孩:“因为,她很美好。”
我觉得美好,是美衍生出来的,最接近我们的一种状态吧。特别巧合的是最近在分享的这两本书,都与美有关,一本是画家探索美的过程,一本是学者诠释美的过程。
《吴哥之美》里还有很多地方提到了人性,人性通过残暴再回归慈悲,整本书弥漫着自省的味道。比如下面这几段:
对生命下判断,通常只是人自己的无知自大吧。
我用手掌贴在浮雕女神的肉体上,感觉到石块下的呼吸,脉动,体温,感觉到长达数百年在荒烟蔓草中,不宵消失的对人世的牵挂与不舍。
坐在一尊残毁的古代吴哥的佛像下,佛像仍然低垂眼帘,闭目冥想沉思,嘴角微微浅笑。不知道是深情,还是无情,不知道是悲悯还是讥讽,不知道是领悟,或是早已遗忘了人间。
灾难使人谦卑,灾难使人类期望拯救。拯救使人们走向信仰。
这些都是蒋勋先生在书里提到的残缺而后的美,仔细想想有一些沉重,但是,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只有看透了,弄明白了,我们才不会迷失吧,或许,美,就是人心的镜子,你的心是美好的,美就来了。
最后用书里的一段作为这一次分享的结束吧:美无法掠夺,美无法霸占,美只是愈来愈淡的夕阳余光里一片历史的废墟,帝国和我们自己有一天都一样要成为废墟,吴哥使每一个人走到废墟的现场,看到了存在的荒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