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5天挑战失败总结

15天挑战失败总结

作者: HeJuN9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19:09 被阅读72次

4月1日到15日,我报名并参加了杨颖组织的进步本实践。我心中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掌握英语语法和基础发音。但是在12日时,我坚持不下去,进步本实践活动宣告失败。问题是进步的一部分,因为问题可以指出当下的不足,可以指出下步努力的方向,因此通过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我们可以踏着问题的尸体,更高效地进步。于是我想对这次失败经历做一个总结。

当时,逐渐失败过程中经历大体如下。最初产生的不适感是因为经常把学习任务拖到晚上,因为要完成任务,就会不断地催促自己,导致越写越急躁,然后手写出的字严重变形。但是当时没有对这个问题及时止损和分析,以致第二天继续重复这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反复出现,就让自己动摇、自我否定,并导致进一步急躁。如此反复,直到情绪让自己已经完全不想再学习,自我欺骗式地应付几天后,宣布失败。

缺少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每日目标是失败的第一原因

反思失败过程,我发现,缺少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每日目标是失败的第一原因。我当时只是想了自己想完成什么内容,却没有统计大体多少内容,计算大体需要多少时间,反思自己有多少自由支配时间,如此,每天需要付出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当天任务。这是时间部分。完成方法方面,我也没有思考和计划,也就是缺少执行程序。因为缺少执行程序,会让每天的任务在自己看来是一体的,是任务繁多的,使得问题就像刺猬一样无从下手,所以学习过程中进展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付出多少,如何解决等等,都不清楚,这些都会加剧心中的焦虑。

而如果有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预案,基本程序怎样,出现问题怎样处理,那么情况会完全不同。如果,我事先定好了学习程序,比如,定好了,先通读全文,掌握大概;再回想并手写下要点和不确定的地方;之后,带着问题回原文和查找资料去解决不确定的地方;再之后,重复回想并手写全文概要,如有疑问,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完全解决涉及的问题。如果有这样的过程,如果我完全遵守了手写的记录过程和查找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会持续地见证自己的进步,持续地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持续地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这样的话,我是根本不想停下学习的。但就是因为缺少这样的做事程序,导致出现了问题,并任由问题持续扩大,最终失败。

而每日目标的缺少也是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因为没有执行程序,导致自己每天只是机械地看书,而完全没有确定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这种过程不亚于开车行走在没有导航的乡间路上,会不断地质疑自己,并最终心理崩溃。而如果有了上述执行程序,先了解了大体方向,再内心回想确定出没清楚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解决去思考,那么学习状态和结果都会大不一样。

要对问题零容忍,否则便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其次,是允许了问题的模糊存在,导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jpg

还是复利公式。不断改进,哪怕是很小很小的问题,也可以促使我们的进步。而不断放弃,允许存在问题,哪怕是很小很小的问题,也会导致形势逆转。我们所做的每件事,心里都很清楚,所以当我放弃和允许了没掌握的知识没完成的事情以模糊存在的时候,自己的潜意识就已经给自己划了一个小叉号,同时,会告诉自己今天无功而返,是失败的。当这种东西和这种意识不断积累时,这种不断积累的小叉号,就像最初的蚂蚁窝一样,不断扩大,不断扩大,直到引来涛涛江水,冲垮了我的大坝。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那些真正的大牛,都极端自律,甚至看起来像自虐狂一样吧,比如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比如富兰克林,比如曾国藩。

学习其实就是“让大脑长肌肉”的过程。如果真的想记住什么,必须在一天内完成。根据记忆法则《Scientific American》在“The web of memories”中介绍:

当两段记忆发生的间隔大于1天,后一段记忆的存储就不再得益于前一段记忆所触发的神经元兴奋性的增强。因此,将被存储在完全不同的神经元群体中。

换句话说说,如果重复时间超过1天,内容就会被存储在不同区域,想去回想和调用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之前所花的时间精力就全浪费了。这个过程非常类似烧水的过程,我的每一次执行不到位,没有彻底记忆放弃很多模糊地带,其实都是类似于把水烧到了99.9°,然后放弃了,于是我们耗尽时间精力金钱,却烧不开一壶水掌握不了一项技能。

所以,核聚老师说,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目标,必须今天完成,哪怕深夜,哪怕通宵,必须完成,不打折扣。

最本质的原因是自己缺少核心程序

事实上,如果在上述表象的基础上,再往深层反思,会意识到,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事实上没有进步的核心程序!这个核心程序可以简述为“我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我们掌握任何技能(比如使用一个软件,比如英语,比如理财)的过程,都是在解决这个方面的一个具体问题,当在这个方面能解决的问题足够多时,我们也就成了专家。所以,任何方面的学习都是在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而在这些技能学习的背后,或者说更深层次的东西,其实都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这样就归结到Ray Dalio的解决问题的五步法。

  • 基于最真诚自我下的现实,设定目标Set Goals(Higher-level thinking, synthesis, visualization, prioritization)
  • 不留任何模糊地带地确定问题Identify and don't tolerate problems(Perception, intolerance of badness(regardless of severity), synthesis)
  • 反思问题到真实的问题和原因Diagnose the problems to root causes(Hyper-logical, willing to "touch the nerve", seeing multiple possibilities)
  •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Design a plan for eliminating the problems(Visualization, practicality, creativity)
  • 结果导向地坚决完成计划Do what is set out in the plan(Self discipline, good work habits, results orientation, proactivity)

最后是坚决完成计划的做事原则

Ray Dalio的《原则》讲的很清楚了,完成了设定目标、零容忍地确定问题、反思分析问题到核心关键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以完成目标为结果导向的坚决完成计划,是解决问题的核心程序。这5步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坚决完成计划的这一步,上面4步做的再漂亮,也只是空中楼阁,而要把第5步坚决完成,需要极度的自律、很好的工作习惯、先完成后完善的习惯等等。而这些都并不容易做到。即便我们以“二八定律”计算,能同时完成这五步的人群占比也只有0.2^5=0.00032,即万分之3.2。着实不易,但如果能长期这样执行的人,最终必然有如Ray Dalio的成绩。

如何做困难的事情

除了自律以外,最后再补充一个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又必须克服的问题——对困难的恐惧和畏惧。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问题”,我们很容易去娱乐了,而不是去学习了。其实本质上这不是问题,而是人的一种本能,那个叫做“趋利避害”的本能。因为去做困难的事情,无论是过程中,还是过程前,我们的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痛苦感。而做那些我们熟悉的简单的事情,则可以让我们不仅没有痛苦感,而且还会有一点愉悦感,所以我们很容易趋利避害地选择逃避。但实际上,这是有方法解决的。

首先,做任何一个选择给我们的反应至少有两个层次。比如,娱乐,短期内给我们的是愉悦,但长期看,则是痛苦。因为我们把原本应该用来成长的时间浪费了,若干年后,低能力水平必然导致痛苦。比如,学习,短期给我们的感受的痛苦,但长期看,则是幸福。虽然这样说,但我们仍然很难去接受这种短期的痛苦,而且一个事情如果做起来是痛苦的,我们也不可能长期做下去的。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的方法就是将困难不断分解,分解到极小,只需要忍受15分钟,甚至5分钟的痛苦就可以享受收获的快乐。当自己完成了第一个15分钟或5分钟后,就跟自己玩一个游戏,看自己能不能再坚持一个15分钟,之后再坚持一个呢?每次完成后,都可以给自己适度的奖励。如此,一方面是先忍受再奖励的奖励会给我们快乐,另一方面,通常只要能坚持半小时到1小时以上的痛苦阶段后,这个时间里因为忍受痛苦而产生的收获就会大到让我们不想停下来了。功亏一篑的过程是多米诺骨牌一样,成长的过程也是多米诺骨牌。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关键都是第一块“牌,pain”……


The little dominoes.jpg

The domino effect—a cascade, a chain reaction, the propagating consequence of cause and effect—is a familiar metaphor, invoked when people want to convey that an action will have far-reaching effects. As it is usually envisioned, “the domino effect” is a series of similar-sized blocks tumbling down in turn. But in a 1983 stud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hysicist Lorne Whitehead demonstrated the true power of the domino effect. As showcased b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ofessor Stephen Morris, dominoes can actually knock down things about one-and-a-half times their size. Starting from a domino just five millimeters tall, says Morris, it would take just 29 progressively-larger dominoes to wipe out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相关文章

  • 再次失败总结

    本次日更挑战又失败了,聊以总结如下: 本次挑战,失败在出差的日子。原本出差的时候,时间相对充裕,没有家庭牵绊,本是...

  • 2020-10-23

    昨天写了总结,但是忘记按发送,然后就没有日更挑战失败了。。。

  • 15天挑战失败总结

    4月1日到15日,我报名并参加了杨颖组织的进步本实践。我心中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掌握英语语法和基础发音。但是在12日时...

  • 上周挑战失败的总结

    昨天没有日更是因为自己外出参加活动回到家以后很晚导致自己的时间太晚了,没有日更。成绩:上周日更坚持了8天左...

  • 写路历程

    自从挑战日更失败之后,很少更新文章。与其说挑战失败,还不如说提前放弃了。 总结了一下主要原因,自己写作比较慢,需要...

  • 失败是成功之母

    打开简书又看到百日日更挑战失败 现在对失败已然是没什么感觉了呢 现在要做的就是每次失败之后总结一下,从失败中看见:...

  • 22.6.21调整五

    挑战日更第二次失败,中间断更两天。说好的每天复盘,给自己做每日总结的!这两次日更挑战失败,我原本想花钱复活的,后来...

  • 我因早睡错过日更时间

    今年首次日更挑战失败,因为早睡错过了日更时间,总结一下还是时间规划不对。 今天再次开始挑战日更,慢慢培养好习惯,一...

  • 挑战失败

    真的很遗憾,我想“我的1000天写作大挑战”要以失败结束了。 持续半个多月的困倦状态已经让我感觉到身体出现了些细微...

  • 挑战失败

    最近家中是喜事连篇,前天年轻的小表姐又当外婆了,宝贝独女又产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儿一女凑成了一个好字。昨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天挑战失败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zx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