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是否“开窍”,跟天赋无关,重点在于这几个习惯

孩子是否“开窍”,跟天赋无关,重点在于这几个习惯

作者: 舒山有鹿 | 来源:发表于2024-05-09 12:24 被阅读0次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胜人一筹。

先不说成龙成凤,对于普通孩子而言,如何才能跟上生活的节奏,而不被生活淘汰呢?需要孩子“开窍”。

所谓开窍,就是思维变得畅通起来,对任何事儿都有着敏锐的感知。对于不懂的问题,只要稍微被人指点一番,都能一点就通。

开窍,究竟难不难呢?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困难在于,普通人缺乏认知,不懂得磨练思维,就只能处于“未开窍”的糊涂阶段。

简单在于,只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认知,懂得融会贯通,思维就会变得愈发敏锐,就能摆脱糊涂,逐渐变得开窍。

孩子是否开窍,跟天赋无关,关键在于这几个习惯。

一、是否有“读书”的习惯。

这里谈到的读书,不仅指考试方面的读书,还指阅读的习惯。

学生时代,为了考高分,就不得不读书。大学毕业后,接触到社会,发现自己不了解的地方,依旧有很多,还是需要保持阅读的习惯。

有人会说,现在读书,也不见得可以改变命运,为什么要花时间去阅读呢,刷短视频不好吗?读书未必可以改变命运,但能让人活得不糊涂。

一个人,不读历史,就不懂兴衰存亡的真相;不读经济,连基本的数据都看不懂;不读社会学,连人类社会的本质都不了解;不读心理学,也许被人骗了都不知道。

如今有很多骗局,都比较老套了,为什么还是能够收割普通人?因为这些人都缺乏认知。缺乏认知的根源,就在于读书不够,脑子空空。

父母要有读书的习惯,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孩子才会有样学样去阅读。读书使人明智,阅读使人摆脱愚昧。

二、是否懂得“知行合一”。

年轻的时候,王阳明对于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深信不疑,认为这就是真理。于是乎,王阳明就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

王阳明不仅一无所获,还病倒了。躺床上的他,就在思考,为什么“格物致知”没啥作用呢?一番经历后,王阳明得出了一个结论,都是“心”的问题。

被贬到贵州龙场,王阳明就开启了“龙场悟道”,还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心学”。王阳明认为,人要从内心深处找到答案,还需要知行合一。

你读了书,也有了思考,那如何才能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出来呢?就只能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既有一定的理论,也能通过实践验证理论,那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就能融会贯通,有其他的收获。

用当下的话来说,高材生有知识,但也需要通过知识来“变现”赚钱。

三、是否有自己的“主见”。

应试教育虽然培养出会考试的孩子,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大量会考试的孩子,都缺乏一定的主见。

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刷题,让学生去写标准、正确的答案,没啥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就导致,通过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都迷信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的见解。

说得好听一点,是找到正确的答案。而说得难听一点,是别人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就跟傀儡一样,缺乏个人的选择和想法。

对于年轻的孩子,身为父母,千万不要打击他们的好奇心,也不要打击他们个人的主见。要知道,财富自由的第一步,就是有自己的主见。

大家都去考公考编,就他钻研网络的运营之道。也许,等他财富自由了,同龄人还是没有上岸。别人说的,未必就是对的,自己的主见,才是最有用的。

缺乏主见的孩子,会陷入到“羊群效应”的死循环当中。而有自己主见的孩子,才能自谋出路,有着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四、是否懂得及时“变通”。

对于主见,有人会说,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有着符合环境的主见呢?需要做到这两个字,变通。

这条路走不通,如果我们还继续走下去,就只能撞了南墙,搞得自己遍体鳞伤。唯有及时转弯,才有可能找到新的出路。

以往,还处于农业社会,科技不发达,那是否变通,都影响不大。而在今时今日,早已不是农业社会了,而是信息化社会,科技发达,那是否变通,对于个人的影响,始终是巨大的。

在人工智能逐渐普及的今天,还以“体力劳动”赚钱,就是不懂变通。不懂变通的结果,不过是被先进的生产力取代罢了。

以前的工厂,还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工人。如今的工厂,都需要精通机器操作的技术工人。大机器生产,淘汰大量的体力劳工,本就是当下以及未来的趋势。

现代的潮流层出不穷,顺应潮流者,财富自由。不顺应潮流者,容易沦为底层。

文/舒山有鹿

相关文章

  • 入学第二十一天:胆子变大的小不点

    孩子应该是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的,这跟家庭是否富裕,是否有教育背景无关,因为这些都是外表物质,对孩子来说,给予她...

  • 【八八空间】孩子学习拉丁舞最怕染上这些恶习......

    坏习惯一:不虚心 这个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无关动作,无关习惯,和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有关。有的孩子心比较浮,学了几个...

  • 沉淀“朋友”

    人一辈子都在不断的交朋友,也不断的在淘汰朋友;这跟见面多少无关,跟有钱没钱也无关;可一定跟是否善良、是否真...

  • 慢半拍

    学习之道在于吸取精髓,读书的时候老师都会划重点,重点在于理解。 判断是否学到,主要看是否正确的理解了重点,是否能够...

  • 关于敏捷宣言的一些理解

    1. 可工作的软件 高于 详尽的文档 今天跟好几个同学讨论了敏捷实践的一些细节,讨论的重点在于设计文档是否要实时更...

  • 早期教育与天才-阅读笔记2

    1、孩子成长的关键并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早期教育的实施,一个孩子的成就并不取决于他的天赋,而是由这个孩子出生到五六岁这...

  • 优秀家长的9个好习惯(九)

    关⼼和引导孩⼦学习兴趣的习惯 每⼀个孩⼦都是聪明的,他会不会学习,关键在于“开窍”。开窍的孩⼦是⼀个具有独⽴思考能...

  • 老刘心语系列(331):巴菲特

    巴菲特语录 1.能否在金融方面有所成就,并不取决于你的天赋高低,而在于是否有良好的习惯。 ...

  • 燃爆了,关于成功的励志短文

    成功其实很简单他就是一种心态 但这种心态只在优秀的人身上看得到 这无关天赋只在与你是否努力 当天赋不足以支撑伟大时...

  • 《刷屏:视频时代的疯传法则》

    《刷屏:视频时代的疯传法则》 病毒视频往往与艺术性或制作精良程度无关,重点在于它是否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观众参与互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是否“开窍”,跟天赋无关,重点在于这几个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fs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