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铡刀”,现在是只有归包公这一个角色所用的了。在《铡包勉》、《铡美案》等戏里就可以看到。如果按照《狸猫换太子》路子演的“包公”,那铡刀要用三把,有“龙头”、“虎头”、“狗头”的象形,都先由校尉高高抬起,走至台口,朝台下一亮,便觉声势逼人,一等包公出台,场面就更加显得威赫庄严了。
“单刀”的使用面更广,演到武戏,从主要角儿到搭配角色,总有单刀在握。文的样式是短刀柄,狭刀面。武生演到英雄豪杰一路人物,更是缺少不得,像《狮子楼》里的武松“杀庆”,《翠屏山》里的石秀“杀山”,都有一个耍刀的表演,拿在手里的单刀,于身子的上下左右,挥舞不停,耍到紧张当口,真是只有刀影不见刀,叫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这一种“耍刀”,亦须根据剧情,武松是报仇心切,但晓得西门庆也有一身好武艺,较量起来,还不知谁死谁活,因此在事前须做准备,他的一番耍刀,也就是把功劲练足,以便上得酒楼,好把西门庆置于死地。
石秀耍刀,也有缘故,因为这时候的潘巧云,虽然还未上山,可是他满腔愤怒,到了不可遏止的地步,一场耍刀,就是表示俺石秀的刀,在手里已经跃跃欲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