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自己包装得充满正能量、没有烦恼、知性睿智,那实在是太假、辛苦了。你我皆凡人,总有负面、想不通、愚笨的时候。
我时常反思自己,过后总会有一个结论:真蠢。有些事明白得太晚,有些事别人可以轻易过去但我就不行,有些情绪总是来得不是时候,有些选择做得过于固步自封……
后来发现,认为过去的自己蠢也算是一种进步。有些坑真的得要自己跌进去试试才会长见识。跌撞过、蠢过,才算是真正在成长之路上。
我很喜欢“叫兽易小星”说过的那句:
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给年轻人讲经验,讲一万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
是啊,一米也少不了。摔了几跤后,我发现有些反思真的要写出来,时刻警醒自己:如果日后你能这样想这样做,一定会相对顺利一些畅快一些。
整个事件的负责人应当是你自己
每次团队的伙伴遇到问题,我都会跟他们讨论在这件事情上如何做到主动,不要把自己处于被动的位置,应该把自己作为整个事件的负责人去推动。
但往往到了自己身上,在无人提点的情况下,就会变得被动起来。
例如之前老板要我开拓一个新市场,没有指向,趋势好容量大就行,去做吧。我当时就像一个人吃满汉全席,无从下手。后来自己埋头琢磨,做各种调研,看各种网站,参考其他公司的情况,找老板讨论,好不容易把方向摸了出来。
但这中间耗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老板自然说我进度太慢。当时我满是委屈:你并没有提到这件事的紧急性;没有主动找我追进度;中间的讨论被否决了几个,后续肯定需要更多时间……
后来在更多的具体工作中,我才更理解老板的状态:要考虑布局,要行业社交,在公司有限的时间里,最好尽快把需要跨部门合作的事情都找对人,把合作中阻碍推进的事项解决,这些已经占用绝大部分精力。所以如果有谁做事情又积极又快,主动及时抓到我就能沟通,简直当宝。
当理解上级的状态,我就会知道自己所谓的“委屈” 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那些想法更多是潜意识地撇清和推诿责任,没有把自己当成这件事的负责人。
如果对事情有自主权和主人翁意识(Ownership),事情能够顺利推进,项目能够取得资源获得老板的关注,受益人都是你自己。
我们对任何事的任何举动,都是能为这件事争取到不一样的结果。取决于我们。这点我是要铭记的。
当然,如果你处于的整个系统都很呆滞、没有活力,如果你花了最大的能量去推动这件事,到最后还是无法推进,首先检讨自己的方法和方向,再寻求合适的帮助,再不行,另觅更佳的系统。
勇于谈钱 谈利益
初入职场头几年,没有经验、没有人脉、没有技巧,等于完全没有筹码谈钱,懂得这个道理很好,因为如果从一开始就认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工作的收获上、能力的提升上,只会越混越差。
所以当时我是绝对地埋头工作,安排什么就尽力完成,扛任务,不在我职责范围内的活儿也主动揽来做,还自愿地周末加班,这些都没有谈报酬,所以一开始的薪资水平不见得好看。
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思维,在日后争取薪资奖金的时候,也会相对被动,有段时间竟有“钱对我不重要”的想法,回想起来真心蠢。
马云说:我对钱没兴趣;丁磊说:赚钱是顺便的事;刘强东说:钱并不能带来任何快乐……
我相信他们是真心的。人类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大佬们的需求明显已经在第五层次:自我实现。所以钱对他们来说的确不重要了。
马斯洛理论而我们,在金钱和物质需求还没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往更高层次的需求走,会摔得很痛,自我会被拉扯,所以还是尊重客观事实比较稳妥。
在金钱面前,千万不要高估自己。有铜臭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有物质追求,有目标,从而自主改变行动,为自己添砖加瓦,赢得更好的生活,赢得生活尊严,在这个基础上,逐步自我实现。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非得自我实现、超越自己不可,这很难,所以在金字塔的顶部。而更多人只要生理(温饱+安全)、社交(自尊与尊重+关爱)的需求能被满足就足够了。
所以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这种方法会生效的。你们应该多多诉诸利益,而不是理性,即使当你们的动机很高尚的时候。”
背后的道理不明而喻。
所以,你我皆凡人,在自己有资本的时候,勇于谈钱谈利益。
坑永远是踩不完的,掉进坑以后最重要的是反思,记住当时的疼痛,梳理一些准则,以后就学聪明了。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