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我摧毁,这个词语是我在Scalers的文章《自我摧毁:成长路上值得注意的潜在干扰》看到的,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自我摧毁,我查到的英文单词是“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S君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是:人对自己有一个认知,如果外在环境,与自己的认知和感知不符,便会触发这种机制(这个解释来源于我在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
在此基础上,我稍做补充。这种机制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当你的实际表现,超出你的自我感知范围时,为了寻求安全感,你会把你的表现控制在你能感知到的范围内。之前表现优秀的那个你,只是昙花一现。
有一根弹簧,它的自然长度就是你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当弹簧被拉长的时候,也就是你表现特别好时,你会感慨一句:哇,原来我能被拉这么长呢。弹力会让弹簧回到自然长度。但那种被拉长的感觉,让你觉得不舒服,安全感会把你拉回来,让你待在自我感知范围内。弹簧被拉长,就如同人的表现高于自我感知范围。
弹簧同样也能被压缩,你的表现也有可能低于自我感知。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的心理活动大多是这样的:我有这么差劲吗?这不应该是我。对于表现与感知的差距,不肯接受。这就是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时机。往往在这时,人的动力也比较强,会寻求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直到表现和自我感知比较接近。这个动力,也是弹簧被压缩后,想要恢复到原来形态的弹力。
02
我以前有过“自我摧毁行为”的经历,但当时的我并不只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在上高三时,日常模拟考成绩在580分左右。班主任排座位是按照前十名随便挑,其他人捏纸条的形式。班主任觉得如果同性坐在一起,话多,影响学习。他就想了一个特别的方法:女生男生交叉坐,一个男生四周全是女生,一个女生四周也全都是男生。
第一次摸底考试后,我是班级第11,座位挑到了一排的正中间。这意味着,我进去出来都要从两个同学背后过,那种挤的感觉让我很不爽。于是,原本沉迷于仙侠世界的我,开始当一名认真学习的好学生。
两个月后的摸底成绩出来后,让我有些傻眼,630多分,这是我从来没有考过的分数。我对结果产生了很多怀疑:是不是老师改错了卷子,还是算错了分数?又或者是这一次的卷子比较简单,刚好出的题目又是我会的?
我不觉得我的能力能配得上这样的分数。反正我学习的目标就是能够进班里前十名,自由选座位而已。在后续的几个月中,学习成绩一直被我稳稳的维持在能上我选定的学校。当时选的这个是保底的,没想过自己真正想去的学校是哪里。就算有,对我来说也没有特别强的吸引力,仅仅是看着《求学》这本杂志上拍摄的校园风景好看而已。
写到这里,会很自然的如果下去。如果我当时能好好学习,也许能上一所更好的大学,也许我会有不一样的机遇,也许……这个清单可以无限写下去。再多的如果,也不过是永远无法得到验证的幻想而已。
我没有遗憾,当时我的心智只允许自己有这样的行为。
另一个故事与减肥有关。16年初,突然我减肥的想法特别强烈。但并没有设置目标,只想着我要减肥。所幸,那时候,我的行动力还比较强。说干就干,三个半月瘦了19斤。当时的体重是我不再长个子之后的最低点。这个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瘦下来后,我已经忘记了为什么要减肥,就停了。如果从自我摧毁的角度来解读,就是我的表现超出了我的感知。
当然了还有其他各种原因都可以来对这件事进行解释:动力角度、目标设置角度、习惯养成角度等等。但自我摧毁更能打动我。这也给我提了个醒,怎么样在以后让我避免重复踩坑呢?
03
自我摧毁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变量,一个是表现,一个是自我感知。在前文也有提到,当表现比自我感知差时,会产生刺激我们行动的动力。当表现比自我感知强时,我们怎么样能够提高自我感知能力,让它与表现相匹配呢?
我在看S君的文章时,他也没有给出很明确的建议,他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叫能力边界。我就想进一步找到解决这个问题方法。
《如何想到又做到》这本书中的“武器5—行动在前:行为改变了,意识也会随着改变”这一章的内容给了我很多启发。
作者肖恩•扬说:“持久的行为改变通常并不始于意识告诉身体要做出持久的改变;它始于先做一些小小的行为改变,接着让意识反映出这种改变。”这段话,就是作者对要达到持久的行为改变,所给出来的建议。
也就是说,我们先给自己提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我们的自我感知不认为我们自身已经达到了这个要求。那就要让自己的行为和高要求匹配上,通过持续的行动,你的自我感知能力就慢慢上去了。
作者在书中还给了一个例子。毛里西奥因为离婚而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状态。为了摆脱这种状态,重新获得生活的控制权(这是毛里西奥对自己提的要求,他也不认为自己现在已经做到了),他把电脑的开机密码设置成“Forgive@her”,意思是原谅前妻。这个行动让他不再对妻子充满敌意,不断提醒他要原谅前妻。他说,自己每一次输入这个密码时,都能让心理加速痊愈。
有关这个例子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我没有去验证。关键是它给我带来的启发,通过做出能够达到高要求的行动,来改变自我感知,达到对自己新的认同。
假如有一个每次只能考五六十分小朋友,是大家公认的差生。他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差生。突然有一天,他想奋发向上,成为一个好学生。那他要给自己提出好学生的要求,然后让行动去达到好学生的表现,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不迟到早退。随着他行动的持续,慢慢的他的成绩得到提升,能考到八九十分,那他也不会再认为自己还是个“差生”。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改变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如果只是偶尔一次考的好,我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学习好的人”,会把这次的结果归于运气、侥幸。如果持续考得好,那我就能形成“学习好”的自我认同。
04
通过行动改变意识这个观点和我们惯有的想法“改变始于意识”是有些出入的。我大脑中固有的观点也是“意识决定行动”。人只有有意识作出改变了,那么才会有后续的行动呀,为什么作者说通过行动改变意识呢?
后来我才发现,意识决定行动这句话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意识至少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意识是我们行动的动力来源;另一层含义是意识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我更想说是潜意识)。这个意识是基于我们过去的表现所形成的,某种表现越稳定,意识会越强烈,行为模式也会越稳固,来强化这种意识。一旦表现超出了意识的范围,我们就会觉得不安全,急于把表现水平拉回来。
对通过行动改变意识这句话的完整解读应该是:首先要通过意识来让我们有行动的动力;接下来,通过行动来改变意识中的自我认同部分。
通过自我感知,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能力界限在哪里,能把事情做到什么样的水平,也就是说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过度夸大,也不低看自己,可以根据日常表现得出结论。放弃那种只要我做了,也能做的足够好的美丽想象把。要做到对自己客观评价就挺难的,但又不得不做。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知道,当自己对某一项技能进行过提升练习后,你会表现更好。如果你的表现超出了预期,让你不敢相信,那么就把这个过程重复几遍,形成新的自我认同。
自我摧毁是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避免踩的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