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到母亲节,朋友圈就会有各种转发,一些感恩母爱、我爱妈妈之类老生常谈的“话术”布满了我们的视野,有一种自己活在一个无比美好、孝顺的社会里的感觉,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一些媒体平台每天还会爆出家庭关系不和、老人得不到赡养、弑母的消息?这就需要我们深思了,现代社会环境下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对母爱的感恩呢?
其实,朋友圈发的话语母亲也是看在眼里,但是有没有想过母亲更多的是等待着一个视频电话呢?手机虽然方便了联系却淡化了关系!这样一个节日对于母亲来说可能仅仅是再普通不过的周末,因为只有你在身边的时候才是她的母亲节。“天冷加衣、记得吃饭、别熬太晚……”这些平常的唠叨我们总觉得厌烦,可是当你有时间仔细看看母亲的时候,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唠叨带走了母亲青春,不再年轻,你记忆中美丽漂亮的妈妈在你不经意的一瞬间就定格在了照片里,而眼前的母亲已生白发!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又重新翻开了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文化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华夏民族。古人将孝视为:人的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邦之本,同时也是人类世世代代延续之本。孝道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于孝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尔雅》篇,其中对孝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在这些释义中都阐释着子女和父母之间为关系和谐而扮演的角色,其中,东汉的许慎从“孝”字本身的字形结构去解释孝的含义:“孝”字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这让我们更加直观的看到“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相吻合,所以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任何一种文化符号都不该仅仅流于形式,浮于形式的传承并不能真正让后世得到其中的内涵和精华。母亲节难道在我们这个“快速进步”的时代中表达的方式仅仅是一条简单的朋友圈吗?又或者说是打个电话到花店订一束代表母爱的康乃馨让人送到母亲手里?不,这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对母爱的表达,也不是孝文化真正的意义!
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子路,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子路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光明磊落、守言诺、讲信义。这样崇高的品行常得到孔子的夸奖。
在子路小的时候,他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后来长大后,子路总是在想:我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父母吃得好一点呢?
那时候家里没有米,要走上百里的路才能买到米,当时也没有车。为了让父母吃到米饭,子路顶着严冬寒风刺骨,夏日汗流浃背,步行百里背米回家给父母煮饭,百里的距离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已经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距离了,但是在当时子路常常要走上几天几夜,才能赶回家里。别人都觉得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
后来子路的父母相继离开,他南下到楚国谋事,当时楚王非常欣赏子路的品德和政治方面的才能,聘子路为官,给了丰厚的俸禄,原先贫苦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出门有百辆车马相随,三餐也是山珍海味非常丰富,然而,这样优越的生活并没有让子路忘记以前的贫苦。子路常常思念着已故的父母,养育之恩无以为报,而今生活富裕吃穿住行不愁,但父母已经离去不能共享,他多想重新回到过去顶着寒风和日晒背米回家为父母煮饭,父母却已无法回到他的身边让他尽孝了。子路的这种孝敬之心没有因为自己的飞黄腾达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是对父母始终念念不忘,这种时常的警醒,为后世所传唱,成了千古美谈。
孔子夸赞子路是一个非常尽孝的人,他讲到: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所以说孝道的含义并不仅是口头的言语表达��或是简单的物质衡量,而是要看你对待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并且可以一直坚持初心不变!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陈斌强是一位老师,他上课风趣幽默,互动性强,很受学生欢迎,他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连续多年蝉联当地联考第一名。
在2007年,陈斌强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家住县城的陈斌强,每周都会将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摩托车30公里,带着母亲去上班,到了周五,又将母亲“绑”回家中照料。一连五年(截至2012年),风雨无阻。
颁奖辞这样说: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陈斌强:陈斌强自身的朴实行为给他的学生,也给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
推选委员吴孟超说: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作为一个老师,陈斌强辛勤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社会的希望;作为子女,陈斌强践行孝道赡养父母影响着每一个作为子女的人,不管是哪一个身份都是这个社会中最真值得学习的楷模,是和平时代里最伟大的英雄!
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懂得孝道,动物也是一样,有一种鱼叫黑鱼,当老黑鱼产子后双目暂时失明,小黑鱼出生后便侍奉在老黑鱼左右,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往老黑鱼嘴里钻,自我献身以抱母腹,表达孝心。待到老黑鱼的眼睛复明,能捕捉食物了,剩下的小黑鱼才离开。动物方能如此,可见生命与生俱来就带着感恩的本能。
现在来看,很多时候我们都把父母对子女的爱理解成了理所应当,不断地获取成了习惯也就过度成了必然,自从踏出校门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羊有跪乳”、“乌鸦反哺”之类的词了,不被提及是遗忘的开始。在母亲节这个重要的节日,我翻开孝文化的历史来警醒自己,为人子女,饮水当思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