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到负一楼,文件袋里面掏出笔填表,画个✓都没墨啊,用力甩几下,还是仅仅能够画上淡淡的、依稀可见的痕迹,感叹最近几天同事她们每天是怎样地神操作。
坐电梯上来1楼,办公桌里面选了一支笔,再坐电梯给换上了,来去也不过1、2分钟。就这么简单的事情,情愿忍着笔不好用,也懒得及时处理,对于我这个写字不咋滴,却对笔有点“挑剔”的人来说,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人家能够对付着,是人家的自由,我愿意去做,那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本都无可厚非,何况我平时总是抱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干涉他人它事的态度。
况且,我只是偶尔来这边当班,人家既然能够对付着,也没啥可以让我“指责”的。决定把这件事写出来,是因为我想到了不久前的另外一件事。
有次领导集中大家开会,顺便说了一下不浪费饮用水的问题。一同事当时就当着大家的面跟领导说另一个当天休假的同事平时会用饮用水洗脸刷牙啥的,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休假的同事就揪着这个“告状”的同事一通说,说得对方理亏,脸上很有些挂不住。
很不幸,那两天正好又是我接班,三人站在一室内,我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还有些有里外不是人的赶脚。结果,休假的同事“骂”完了,这个同事把我拉出去,一路把我领到“现场”,责备我前一天晚上有个门没关。
我心里好笑着,当然,也虚心接受了同事的批评,毕竟,错了就是错了,没啥好争辩、辩解的。认真做事、正确做事,把事情处理到位,是工作的职责,批评是为了改进,为了我不再在同一个地方出错。
“好笑”的原因呢,一是当日同事在交代我锁另外一扇门的时候,咋不“多一嘴”,交代一下隔壁(一墙之隔)这扇门也要顺手关上;一是你说一句就够了,干嘛还拉着我去到现场教我关门,把我当小学生啊,哈哈哈。
手把手教我关门也就罢了,还循循善诱教我每天下班前玻璃门的锁,不要用左手锁、不要把大的一头穿过门洞,她感觉不对,跟她的锁法不一样,我就纳闷了,锁门不就是把门锁紧了,第二天还可以顺利开锁,顺利开开门就行吗?而且,我确定我的锁法不影响开门。
今天之所以想起这件事,主要还是因为,这位非常“考究”的同事,她部门的文件袋,可就不是笔没水这么简单的事了。她的文件袋,里里外外都好黑啊!
文件袋是塑料的,我看不下去,于是拿来纸巾,蘸上水,一点一点地给擦洗干净,花了好几张纸巾,才让文件袋恢复它本来的面目。这件小事,本来也是无足挂齿的,但是,联系前前后后,就感觉这同事,对自己和他人的双标,有点好笑了。
人这一辈子,和什么人相遇,和什么人有深交,什么人值得深交,彼此是否珍惜,怎样去过这一辈子,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得饶人处且饶人,宽人的同时也是宽己。跳出“自己”,以旁观者的角色去觉察自己,觉察他人的起心动念,我们就可以“人间清醒”了。
以清净心过生活,以清醒的头脑去阅人、阅事,不一样的视角,带来不一样的体验,隔屏亲爱的你,试试看,这将是一种有趣的体验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