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生读书计划 1000本书读书计划 书评 书单 书摘读书
透过宋代人的眼睛看阿拉伯帝国的发家史和繁荣景象(上篇)

透过宋代人的眼睛看阿拉伯帝国的发家史和繁荣景象(上篇)

作者: 燕音羽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20:29 被阅读16次

    文丨燕音羽

    大食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阿拉伯帝国,它在历史上可谓赫赫有名。

    我们使用的阿拉伯数字,虽然是古印度人发明的,但是真正让它走出印度,传入欧洲,最后被世界使用的却是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在7世纪创立的伊斯兰教,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辛伯达航海记》等等都属于阿拉伯帝国的文学巨著《一千零一夜》中的经典。

    阿拉伯人在哲学、史学、美学、建筑、科技方面也有非常突出的成就。

    在宋代人的眼睛里面,这个新兴的帝国又有着怎样的繁荣呢?

    (因为大食国的文字篇幅实在太长了,所以只好分成上下两篇)

    【译文】

    大食国

    大食国在泉州的西北方向,它是距离泉州最远的国家,外国商船很难直达。

    从泉州发船,经过40多天到蓝无里国经商贸易,过了冬天,第二年再开始发船,顺风的情况下,60多天以后才能到达大食国。

    法蒂玛王朝(来源:维基百科)

    他们国家的土特产,大多数用船运到三佛齐和商人们交易,商人们再转手贩卖到中国。

    大食国国势强盛,幅员辽阔,人民喜爱奢侈的程度是在所有外国国家中排第一的。当地的寒冷天气很多,积雪厚度能到达两、三尺,所以他们对毛毡毯非常看重。

    国家首都名叫“蜜徐篱”(或作麻啰拔),占据着各国往来的要害之处。

    大食其实是中国在唐宋时代对阿拉伯国家的总称,起源于波斯语Tazi,意思为阿拉伯人。

    较为著名的王朝有:

    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49年):又称白衣大食,首都为叙利亚的大马士革;

    阿拔斯王朝(公元749-1158年):又称黑衣大食,首都为伊拉克的巴格达;

    法蒂玛王朝(公元910-1171年):又称绿衣大食,首都为埃及的开罗。

    赵汝适在这里写到的“蜜徐篱”,又称勿斯里,是开罗的旧称Misr的音译。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里描述的大食国其实应该是法蒂玛王朝统治下的大食国。

    大食哈里发头上缠着织锦的头巾,每个月初一十五则会头戴八面纯金平顶王冠,上面镶嵌着从各地搜集来的珍宝,身穿华美的礼服,腰上系着玉做的腰带,脚上穿着金丝织的鞋子。

    哈基姆哈里发肖像(来源:维基百科)

    王宫的柱子是用玛瑙制成的,绿甘石砌成墙壁,水晶铺做瓦,光滑的石头做砖,活石做的灰泥。

    王宫中的帷幕都是用上面绣着百花的花布做成,而这些花布是用金丝夹杂着五彩丝线织成的。家具都用珠宝装饰,台阶用纯金包裹,用具、餐具、炊具等都掺夹金银做成。

    每次哈里发上朝,都会坐在用珍珠做成的帘子后面。国家的丞相穿着皮甲,戴着头盔,手持宝剑,在哈里发旁边护卫着。

    太尉则率领两万多兵马,马有七尺高,马蹄钉上铁做的马掌。士兵作战英勇,武艺高超。

    法蒂玛王朝以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得名。

    它是中世纪伊斯兰教什叶派在北非及中东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因为旗帜、服饰崇尚绿色,所以中国史书称其为“绿衣大食”,西方史则称他们为“南萨拉森帝国”。

    法蒂玛王朝的第四代哈里发在969年派兵攻占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希甲兹,将它们并入法蒂玛王朝版图。

    970~972年,他在福斯塔特北面营建新都开罗,973年迁都开罗。972年他下令建造了最大的清真寺爱资哈尔大礼拜寺,随后并麦加和麦地那。

    第五代哈里发阿齐兹统治期间,国家版图横跨亚非两大洲,同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和西班牙后伍麦叶王朝形成鼎足之势。

    第八代哈里发时,原巴格达将军白萨西里强迫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把职位的各种象征(包括先知的斗篷和其他遗物)转移到开罗,各地的穆斯林开始奉开罗哈里发为正宗。

    国都的道路宽五丈多,中间凿一条宽两丈,深四尺的路,专门给骆驼、马、牛运送货物用。

    运送货物的道路两边都铺上青黑色的石板,特别精致,方便行人出行来往。一般民众的房屋和中国的差不多,但是他们使用的瓦是用薄薄的石头做成的。

    开罗城墙(来源:维基百科)

    百姓们主食是大米,喜欢吃细面、蒸熟的羊肉;穷人们吃鱼和蔬菜。水果都香甜不酸。

    他们用葡萄汁酿酒,或者用糖加香料煮成丝酥酒。又有一种眉思打华酒是用蜂蜜和香料酿成的,这种酒喝了能让人感觉十分暖和。

    土豪人家买卖金银的时候,用斗等量器作为秤。集市热闹喧哗,金银、布匹之类,各种各样,应有尽有。工匠们都精通各种技术。

    金耳环(来源:antiques.com)
    金镯子(来源:弗瑞尔艺廊)

    哈里发和普通民众都供奉上天,上天有名叫麻霞勿(即穆罕默德)的神佛。

    七月初一,大家都会理发修剪指甲。年初的时候,大家吃斋念经要持续一个月,每天五次做礼拜。

    农民们耕种土地不用担心出现旱灾,因为当地的溪流河水就足以灌溉农田。

    灌溉农田的河水源头不知道在哪里,每当农闲时节,河水和两岸持平,等到农民们开始耕种的时候,河流逐日逐渐增大。

    负责农事的官员视察河水泛滥情况后,召集起所有农民,一起开始耕种,河水足够农业生产使用以后,又像涨潮那样慢慢退去。

    这里所提到的能灌溉农田的河水应该就是横穿开罗的尼罗河。

    事实上尼罗河多年以来一直在改变它的路径,19世纪之前,开罗极易受到年度洪水的影响,但是开罗也深深得益于尼罗河的泛滥。

    尼罗河的泛滥是定期的,这是由于尼罗河的河水80%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

    虽然流经埃及境内的尼罗河只有1350千米(全长6671千米),但是它却是自然条件最好的一段。埃及人四五千年前就知道掌握尼罗河洪水的规律,利用它来灌溉两岸肥沃的土地。

    国内有一个大海港,水深大概二十多丈。东南方向临海,河水支流流到各地。海港两岸都是民居,每天都有集市,人来人往,车船繁忙。

    法蒂玛王朝港口(来源:lexicorient.com)

    集市上麻、麦子、小米、豆类、糖、面粉、油、木柴、鸡、羊、鹅、鸭、鱼、虾、枣圈、葡萄、还有其他各种水果应有尽有。

    当地特产有:珍珠、象牙、犀牛角、乳香、龙涎香、木香、丁香、肉豆蔻、安息香、芦荟、没药、血竭、阿魏(药材)、腽肭脐(药材)、硼砂、琉璃、玻璃、车磲、珊瑚树、猫眼石、栀子花、蔷薇水(香水名)、没食子(药材)、黄蜡、织金锦、软锦、骆驼毛、布兜、罗绵、异缎等等。

    新月无色水晶(来源:日耳曼国家博物馆)

    来买卖的外国商人,都是到三佛齐、佛啰安等国转手交易的。

    麻啰抹、施曷、奴发、哑四包闲啰、施美、木俱兰、伽力吉、毗喏耶、伊禄白达、思莲白莲、积吉甘眉、蒲花罗、层拔、弼琶啰、勿拔、瓮篙、记施、麻嘉、弼斯啰、吉慈尼、勿厮离,这些都是大食的附属国。

    【原文】

    大食国大食,在泉之西北;去泉州最远,番舶艰于直达。自泉发船四十余日,至蓝里博易,住冬;次年再发,顺风六十余日,方至其国。本国所产,多运载与三佛齐贸易贾转贩以至中国。其国雄壮,其地广袤。民俗侈丽,甲于诸番。天气多寒,雪厚二、三尺;故贵毡毯。国都号蜜徐篱(或作麻啰拔),据诸番冲要。王头缠织锦番布;朔望则戴八面纯金平顶冠,极天下珍宝,皆施其上。衣锦衣,系玉带,蹑间金履。

    其居以玛瑙为柱,以绿甘(石之透明如水晶者)为壁,以水晶为瓦,以碌石为砖,以活石为灰。帷幕之属,悉用百花锦;其锦以真金线夹五色丝织成。台榻饰以珠宝,阶砌包以纯金,器皿鼎灶杂用金银。结真珠为帘,每出朝,坐于帘后。

    官有丞相,披金甲,戴兜鍪,持宝剑,拥卫左右。余官曰太尉,各领兵马二万余人。马高七尺,用铁为鞋。士卒骁勇,武艺冠伦。

    街阔五丈余,就中凿二丈深四尺,以备骆駞、马、牛驮负物货。左右铺砌青黑石板,尤极精致,以便来往。民居屋宇,与中国同;但瓦则以薄石为之。民食专仰米谷,好嗜细面、蒸羊;贫者食鱼、菜。果实皆甜无酸。取蒲萄汁为酒,或用糖煮香药为思酥酒。又用蜜和香药作眉思打华酒,其酒大暖。巨富之家,博易金银,以量为秤。市肆喧哗,金银、绫锦之类,种种萃聚。工匠技术,咸精其能。

    王与官民皆事天,有佛名麻霞勿。七月一,削发翦甲。岁首,清斋念经一月,每日五次拜天。农民耕种,无水旱之忧;有溪涧之水,足以灌溉。其源不知从出,当农隙时,其水止平两岸,及农务将兴,渐渐泛溢,日增一日;差官一员视水候至,广行劝集,齐时耕种,足用之后,水退如初。

    国有大港,深二十余丈。东南濒海,支流达于诸路。港之两岸,皆民居。日为墟市,舟车辐凑;麻、麦、粟、豆、糖、面、油、柴、鸡、羊、鹅、鸭、鱼、虾、枣圈、蒲萄、杂果皆萃焉。

    土地所出,真珠、象牙、犀角、乳香、龙涎、木香、丁香、肉荳蔻、安息香、芦荟、没药、血碣、阿魏、腽肭脐、鹏砂、琉璃、玻瓈、砗磲、珊瑚树、猫儿睛、栀子花、蔷薇水、没石子、黄蜡、织金、软锦、駞毛、布兜、罗绵、异缎等。番商兴贩,系就三佛齐、佛啰安等国转易。

    麻啰抹、施曷、奴发、哑四包闲啰、施美、木俱兰、伽力吉、毗喏耶、伊禄白达、思莲白莲、积吉甘眉、蒲花罗、层拔、弼琶啰、勿拔、瓮篙、记施、麻嘉、弼斯啰、吉慈尼、勿厮离,皆其属国也。

    (未完待续)


    《诸蕃志》作者

    赵汝适(1170—1231年),字伯可,宋太宗八世孙。宝庆元年(1225年)七月兼权泉州市舶使,十一月又兼知南外宗正事。

    赵汝适在泉州任职期间,询问胡商海外各国情况,写成了《诸蕃志》两卷。

    《诸蕃志》

    上卷为《志国》篇,记录海外各国的风土人情,下卷为《志物》篇,记各种海外特产资源,共收45篇,约9万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透过宋代人的眼睛看阿拉伯帝国的发家史和繁荣景象(上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lf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