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2017年6月3日写的。可以算是初步尝试非虚构写作了。
—————————————————————————
5月26号,我更新了一条朋友圈:工作是越干越成熟的。勉励自己工作要放平心态,不忘别人的指教、提携。「工作越干越成熟」,这句话是老张常挂在嘴边的。
我对老张的第一印象是儒雅、谦和。他在这个行当里、这个岗位上干了22年。这22年里,他完成了考学和结婚,也收获了青春和功名,梦想和成就。很难相信,一个人会在这种枯燥、单调、孤独的环境里,耗尽如此多的光阴。一墙之隔,就是花花世界,如果不是真的热爱,很难再给出其他的解释了。
当天晚上,看到一条群消息:
今年我将离开,谨以此曲向诸位同仁们道别,**是我的工作。我们的工作虽然是默默无闻的,但我们的事业将于世长存。此贴之后本群再无我,珍惜但不惋惜,道一声珍重,兄弟姐弟们再见。
他说,「前四十年,我用来定义自己的人生」 是的,四十不惑。
「后四十年,我要去解释自己的人生。」他又补了一句。
这个行当的缺点之一,就是容易动情。不论彼此性格怎样,家境如何,长于天南还是海北,只要干这一行,就有种天然的亲近感。特别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个行当可以帮助两个人,无条件地、迅速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我和老张认识并不久,萍水相逢罢了,但由于我们都处于特殊的人生节点,因而印象深刻。
记忆汹涌而来。
机缘巧合的相识
那会儿我刚毕业。在一个「绿树村边合」的单位,大自然生机勃勃,只是人烟稀少,情绪正有些黯然、感伤。这种情况下,我被拉壮丁,去干活儿。
因为刚参加工作,到的这个地儿也是初来乍到,一切都是新的,一切也都只有一次。那时的老张正要人生转型,踏上新旅途。老张想倾诉自己的职场感悟,我也喜欢跟人聊天儿,巧了。
年初第一次见面,老张只说了两句话:
欢迎你的到来。
你坐这边,先熟悉一下这些材料,有什么不懂的来问我。
洋溢的热情夹杂着干练的工作作风,扑面而来。是职业素养,也是沟通能力的老道体现。这并不简单啊,不那么容易具备的能力,一不留神就会变得浮于人事。
这是初步印象。
那几天就像过电影
老张的办公室人来人往,干的却是同一件事儿。无数人的一生被浓缩到一摞纸上,看着看着,竟也有了一股人生百态的味儿。
临近过年,来这干活儿的,状态各不一样。有人想早点儿把活儿干完,趁着周六周日,把老婆孩子接来一块儿玩两天;有人急着赶回去,想在爱人回老家前能见上一面;还有的就看开了,反正短时间内这活儿也干不完,不如先到处逛逛……最有激情的,是那些有工作任务压着,又被限定了时间期限的人,这种情况的基本就住办公室了。
当时我刚分享了一篇文章「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王Q山的人生岁月」,记得里面有句话:学习的最好方式,一是读书,二是和人聊天。
这也是我想表达的。多去和一些人聊天,看看他们是怎么在这个行当里走的。
那段时间,老张一边在家照料患病的妻子和念四年级的儿子,另一边,对着满屋子的人,挨个儿过。像他说的,「晚上2点之前没睡过觉,第二天八点准时来上班。」
妻子患病,需要悉心照料,所以他抽晚饭时间去看她。爱人的病越重,老张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工作却又是最不能发泄情绪的地方;满屋子的人,性格各异,有些不了解情况的,难免显得火急火燎,这时老张反而会劝他们「别着急,工作是一步步干出来的。」
这一幕抵得上多少矢志不渝的爱情电影、职业精神的教育?
他的人生箴言
老张平时工作的时候,妙语如珠,下面这些都是他自己生活经验的凝结,耳濡目染地,我也记下了一些:
- 这个行当依然是唯上的。
- 人生有三个层次:肉体、精神、灵魂。我们穷极一生,就是为了将肉体层次的自己,通过精神这条船,摆渡到灵魂的岸上。
- 我们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但我们的事业将永世长存。
- 工作是越干越成熟的。
- 我们做的是一个历史的切片,这一刀切下去,未来就是清晰、明亮的。
- 昨天是不可改变的,明天是遥不可及的,我们可把握的,只有现在。
- 人生的「三定四各」:定位,定量,定义;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安天命,各得其所。
送上祝福吧,人至中年,驶入另一个全新赛道,足以赢得我们所有人的敬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