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主持了几场仪式,对自己的表现都不太满意,照着稿念就失去了与听众的互动,不照着稿念又容易忘词。借用网络中最流行的语录——曾经偷的懒,岁月都会加倍奉还。还记得读书的时候一见到演讲比赛就躲,特别糗的一次,竞选校学生会的干部,14竞聘12个岗位,我居然没竞聘上,因为我排斥竞选,只准备的一句口号就上台了,效果可想而知。想想自己的这个短板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出丑的机会,赶紧把得到中演讲的“宝典”拿出来对照学习下。
1、演讲首先得学会讲故事
演讲就是影响与说服别人,而说服别人最好的办法往往不是靠理论和数据,而是讲一个好故事。 所以要善于讲故事,这个故事不见得非得是真实发生的,编造的也管用,如果是讲自己以前的故事就更好了。奥巴马就非常擅长于讲故事,动不动就来一段自己小时候的遭遇。也许一场演讲下来,那些道理大家一个都没有记住,但是生动的故事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故事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自己的故事。 只要跟演讲主题稍微有点关系,自己的任何故事都可以讲。 听众总是对演讲者自己的故事比对别人的故事更感兴趣!如果说有什么演讲技巧是万能的,那就是讲一个关于你自己的故事。 第二种,是别人的故事。 如果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听众的要求就会更高。这个要求就是我们必须能从这个人的经历中学到一个什么道理。 第三种,是某个品牌或者产品的故事。 像这样的故事,听众的要求就更高:它必须是一个有关成功或者失败的故事。 有学者分析了几千年以来各个民族、各个文化流传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发现最受人喜爱的故事其实只有一种。不管是耶稣基督还是哈利·波特,是孙悟空还是《黑客帝国》里的Neo,他们的经历本质都是一样的 —— 一个普通人,一段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程,在经历了一系列小磨难之后,面临一场终极考验,最后他战胜了这个考验,完成了从小人物到大英雄的转变。
2、演讲三要素
世界上传播学的鼻祖,应该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有个理论,说想要说服别人,你得提供三个东西。 第一个东西是个人信用——凭什么要听我说?因为我取得过什么什么功绩,我拥有什么什么专家头衔。 第二个东西是逻辑——就是理论推理和证据支持,比如说提供各种统计数字。 第三个东西是感情和同情心,这就是故事的作用。 这三个东西中,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晓之以理不如动之以情。有人曾经做过统计,一个成功的 TED 演讲,是10%的时间用在 个人信用上,25%的时间用在逻辑上,剩下65%的时间全都用在了感情上。听众其实对"客观的",可以自己找到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对主观的看法更感兴趣。因此主观的思考或者观点、感情就是演讲的主题。;另外,讲座最好能在三分钟内给大家一个大框架,让大家知道你要讲什么。而结束语总要让人记得点什么,用一两局熟悉+一点点意外的语句,可以加深大家的记忆。
3、学会停顿
演讲最重要的是不要低着头说话。说话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着听众!那么如果非得照着稿子念,怎么办呢?可以使用三个S方法:See, Stop, Say ——拿着演讲稿,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要先往下看两行,记住;抬头,看听众;用正常对话的语气,把这两行的内容说出来。然后再看再说。有人可能会问,这样讲话的中间会有停顿,听众会不会不喜欢?恰恰相反。真正的对话中间本来就是有停顿的,停顿会让演讲更自然,而且可以吸引注意力。如果是领导,演讲一上台应该先干什么呢?是谦卑地点头致意,然后向主持人和听众表示感谢吗?那就没气场了。你可以选择沉默,不说话,慢慢审视全场,跟每个听众的眼睛对视。沉默可以提高观众的注意力和对你的尊敬程度。
演讲技巧,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气魄问题。演讲说白了就是一种表演,你可以与平时不同,你可以事先准备、你也可以假装自信,你也可以使用一些戏剧性的做法,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你是否相信你说所说的内容、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相信,何谈说服别人相信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