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宛青扬
图:网络
今年的“双减”政策让我不想工作的心蠢蠢欲动,再加上我们居住的地方,搬到了孩子们的学校附近,从郊区到市中心,更让我对工作有了向往。
曾经的计划是等孩子上初中后再去工作。可这一系列的变化,让我有了提前工作的欲望。
于是,我问好友下载哪个app找工作。对于一个十年没工作的全职妈妈来说,真与社会完全脱了轨。竟不知道现在找工作的形式是什么,也不知道以后的面试又是怎样。
对于重新工作,我有一种重新融入社会的那种兴奋感,对未来的工作状态充满了向往,而且对工作有了新的理解,新的看法。先认真选择自己向往的行业,再一步一步稳求发展,在工作中不抱怨、不急躁、把工作做长做久。
回忆曾经年轻的自己对工作总是抱着这样的观念:我不适合这里,我有更大的抱负要去发展。于是,一个地方总干不长久,三番五次地换工作。可笑的是自己根本没实力允许这样做。没钱、没学历、更没背景。就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普通打工妹。
我想那时候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自由以及没事喜欢读读书。年轻自由使我无所谓的“折腾”;读书使我有点“自命不凡”,使我觉得要比身边的那些流水线工人更为“清醒”,更有“抱负”。“清醒”的脑子里也充满着“梦想”、“创业”、“打工怎么能实现梦想”之类的云云想法。
于是,我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换,以为换了平台换了身份,只不过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而已,虽一直工作,但跳的过程中还是浪费时间与金钱。但没跳掉那些“高大上”的想法。
现在,我看见那些职业介绍所的门口,每天门庭若市,一大群提着大包小包找工作的人,有男有女,有青年人也有中年人。我看那些招工单上,也出现了“临时工”、“小时工”、“月结工”这些字眼。厂里的长期工屈指可数,倒在这些字眼里成了“孤军异类”。
每当看见这些总在找工作的人们,我仿佛看见了当初那个“自命不凡”的自己,心里也百味杂陈,一边自命不凡一边又浑浑噩噩。
或许这个时代更会让我们产生自己“大材小用”的想法,更有我们普通人接触成功人的机会:成功人的直播;成功人的各种自媒体课程;有些成功人的微信也成了我们微信好友里的一员。
这些的一切,恍惚的让我们觉得我们也是成功人,至少离成功不远了。甚至会瞧不起现实中那个“按部就班”的生活;那个不符合理想“没有发展前途”的工作。总关注还没实现或者当下还没的事物,而忽略拥有的一切,我们肯定不幸福。
连岳公众号里很多这样不幸福的例子:年收入一百多万的,还是不满足;拥有了铁饭碗,还是不幸福;没收入还坚持借贷创业的,更痛苦;家庭美满事业所成,但总感觉没激情的,不幸福。
电影《心灵奇旅》有两句这样的台词,我很是喜欢:你一直在追求一个叫大海的东西,其实你一直就在海里。
把寻常的人生过好,才是最不寻常的事。
当我们认真过好“按部就班”的生活,感恩那个让你“没有发展前途”的工作,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我们也不要失去把一件事、一份工作做长做久那种“老辈人”的信念。
人还是要不断成长的,当我们不幸福的时候,更需要成长。我也正是有了孩子之后,让我对之前的生活有了更清楚的反省,更清晰的认识——提升自身才是硬道理。
这几年,我通过自考,提升了学历,还打算考研(当然这还是想法),也正在考教育方面的几个证。自考前亲朋好友提出这样的疑问与不解:
就是一本证而已,有用吗?
有孩子了还瞎折腾干嘛!
考完了,年龄又大了,用人单位也不需要(你)了。
……
就因为想太多,一个朋友,打算与我一起报名自考,结果几年后我考了专科又考本科。她还在原地踏步,今年五月份重新报名,可名报好了,十月份的考试又没去考。
我如果想那么多,收获的就是孩子大了,我退化了。也正是有了孩子,我读了很多育儿书籍,从而对教育这块产生了兴趣。
也正是我有了一些证书,让这次的找工作莫名有了几许底气。当我把沉甸甸的证书拿给面试负责人时,那一刹那我的内心填满了自信。
这次找工作也挺顺畅,周一下载app投了两三份简历。昨天就面试了一家机构,聊了大半个小时,面试顺利,下周一就可以上班。这次的工作前提,思考了适合自己的领域,有了孩子,我对教育产生了很大兴趣。这次也顺利成了一位特教老师,实现当老师的梦想。
而且这家机构就在家附近,接送孩子上下学都挺方便。周末节假日也都与孩子一起休息。至于寒暑假,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再想,我就做不成任何工作了。
我也曾想靠写作来赚钱,但现实毕竟是现实,即使再听牛人的课程,我终究与牛人相差太远,人家的成功也不是靠几个方法论就能达到的。我们的现阶段,靠先生一人挣钱挺辛苦,虽然他没提过让我上班的想法,也没嫌弃过我的“不作为”。但家庭不管从经济还是从精神层次,都需要夫妻风雨同济,相互体谅理解。不管我挣多挣少,都能减轻一点他肩头上的重担。
至于我的写作读书,也不能想太多“梦想”之类的云云。曾经就是想多了,而一事没长久。反过来想想,很多的大作家,还身兼多种身份。众多的畅销书作家,还大都在自身的领域里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而顺便出了书,他们多年来工作中的经验,面对的人和事,就是那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
诚然,我还没到那种境界。目前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我先写上个二三百万字,书读个千八百本再说。如果每天都在做这两件事,能长长久久的保持三两年写作和读书日更,那足矣、太足矣。等做到了,再去思考“梦想”之类的云云。
最后一句话:做事之前,别想太多。
作者简介:一枚热爱读书写作,热爱生活的全职妈妈。余生梦想:能写会读,成为孩子口中“还不错”的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