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杨老师的印象也慢慢改变了,现在来看,他在保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改正了这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于一个乡村教师来说真的不简单,于我而言,遇到就是幸运。从此之后,有什么学习上的困惑,我总去找他请教,我甚至有种我们成了朋友的感觉。年少的日子过得最快,马上就是快要毕业的五年级了,有一件事至今难忘。我记得很清楚是在初夏的一个星期四,上午最后一节课时,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风也开始起势,大家手忙脚乱关上窗户的时候,大雨也就泻下来,屋檐上的水一根线似的汇到地面。下课后,大家都站在教室门口为回家发愁,就在这时,一个人拿着伞,穿着雨衣,还是抬着头从雨里走过来,将伞塞到我的手上:“下雨时,你爹送了一把伞来,他下地排涝去了,你赶紧回家吧。”我当时就征在那里,一旁的那些同学倒是羡慕得不行:“你爹真是好啊!”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家当时穷地叮当响,从来就不可能舍得花钱去买一把伞。
后来我离开村小去读中学、大学,与杨老师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他还是每年都迎新送往,不停地做着“留级生”,还是在黑板上写画着漂亮的汉字与花朵,还是那个有着不少毛病的凶恶兼杂和蔼的人。再后来,我也工作了,终于明白教师从来都是一个“留级生”,他只能在你成长过程中陪你走过一些时日,不可能照顾你一生,但是在他陪你走过的那一段,已经用粉笔划出一个框架,你只要沿袭着走下去就行了。每逢过节,我回老家看他时,发现老人的头发已经掉光了,依旧“亮闪闪”的,让人难过的是他的背驼了,头也抬不高了,走路也不稳当,靠着拐棍向前挪步。只是在我心里,杨老师永远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