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课堂上讲的是《听故事,讲故事》一课,整节课孩子们被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着。为了锻炼孩子们听故事,讲故事的能力,我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幅漫画。让孩子们自己讲:一个彪形大汉躺在柔软的床上,还大喊:“妈,我饿!”只见一旁年迈的老母亲一头银发,脸上布满皱纹,穿着一身又旧又老式的衣服,一双干枯的手端一盘米饭,嘴里还温柔地答道:“宝贝,别急,来了,来了……”
看到这儿,有同学说:那个儿子可真懒啊!自己不会去吃饭吗?另一位同学说:都那么大了,还让妈妈给她拿饭,生活都不能自理,以后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那他还怎么活啊?还有的同学说:那位年迈的老母亲对他的孩子太好了,这样就会让她的儿子什么都不会做了……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讨论着。我也借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不能所有的事情都依赖父母。这样才能得到锻炼,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这幅漫画的情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就如我们很多家长朋友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了,因此事事包办。就连作业上的错字都要父母帮忙用橡皮擦掉,书包还要父母帮忙整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一来,孩子怎么成长?
本学期以来,我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小本子,把每天老师交待的任务、课堂作业或者第二天要带的东西都记在这个本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完成一项画个标记。这样做,一来锻炼孩子的拼音写字能力;二来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三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能遇到问题总是推卸责任。
下面,给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是我之前教过的一个孩子,她的童年是在母亲的呵护下度过的。在那期间,她很少遇到过属于她自己的困难,因为有母亲无微不至的“服务”:伤心时,母亲想方设法让她开心;遇到不愿意做的事情,母亲总会代替她做;生活中细小的事情都是母亲为她料理周到。久而久之,她完全离不开母亲了,养成了依赖母亲的坏习惯。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跨进了初中的殿堂,成为了一名中学生。自以为一帆风顺的她,却没有想到困难接踵而来:劳动课上,同学们能够娴熟地缝补衣服,她却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假日里同学邀她去家里玩,其他同学能熟练地在厨房炒菜,可她无可奈何,帮不上忙;同学们闲聊时谈论自己洗刷的衣服干净整洁,而她却……好生羡慕。
每当同学们聚集在一起谈论自己双休日做家务时,她却感觉和他们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她自卑——对于一个中学生,她突然意识到离开了母亲,竟然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像一只断了翅膀的小鸟,想飞也飞不起来!
从那以后,她在学校尝试着与同学交流,尝试各种各样的劳动,以前不会做的事已渐渐掌握了。放学回家,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她,那份“特殊”的爱,第一次让她不满,看着母亲为她做的这一切,她爆发了,对母亲大声吼到:“我不需要这种溺爱!请您放手吧,亲爱的妈妈,我长大了,给我空间,让我独立自主地发展,相信我!”
母亲终于明白了,她应该放手——给孩子时空,让孩子独立发展!母亲改变了对孩子的爱:凡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决不包办,难办的事情也只是点拨她,实在是解决不了的参与讨论。就这样,孩子学会了做家务,学会了处理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学会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理性的思考,当然这其中也免不了遇到困难,遭受挫折……
孩子比我们坚强,母亲的适时放手是一种博爱!让孩子练就了独立生活的本领。
时常听到家长叹息:我们累着还不是为了孩子?可他们偏又不听!“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理解:退,就是放手。亲爱的家长们,路就在我们脚下!这么累,为何不放手?能包办您孩子一辈子吗?您总是会老的。如果您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才,从这一刻起,应改变爱他们的方式,放手让他们去拼搏,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让他们自己拥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因为,放手也是一种爱!
古人云:爱其子,则必为之计深远。那么怎样才能称得上是“计深远”呢?答案就是:相信孩子,让他们独立面对属于自己的人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困难与挫折能使孩子们变得更加坚强!也请放开你们“慈爱”的双手,让孩子们自己长大。
一百年前,梁启超大声呼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难道祖国的兴盛要寄托在一群弱不禁风,仍未“断奶”的大婴孩身上吗?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让幼鹰振翅九天!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让幼鱼翱游汪洋!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让中国少年自立自强!

孩子如同一只雏鹰,只有放手,他们的翅膀才能长得更快,更硬朗,他们才会自力更生,自由飞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