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看一遍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领悟就不同,这可能也是我第一次反复读一本书,这是自我的一种突破。知道一些道理和是否深刻地理解并践行,属于两种层次。大道至简,真正有用的道理往往被人所忽略,因为太过耳熟能详,可其中奥秘,需要细细参悟,可能一辈子也只能领悟其一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只能懂一些皮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财富,却视而不见,视之为无物。
与时间为伴 ---《把时间当做朋友》感悟这本书乍看是有关时间管理的书,也是一位做时间管理培训的朋友所介绍,粗浅了解过一番。可能就如书中所言,心智尚未开启,书中锦言珍句无法参透。直至进入行动营,激发了强大斗志,为了完成书评,重新捧起再品。这次才品出一些特别的味道。
此书并非时间管理工具书籍,没有林林总总的表格。却道出了时间管理的真谛,时间无法被管理,真正可以管理的是自己。李笑来老师送给我们一把开启成长的金钥匙,那就是提升心智。
何为心智
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在众多定义之中,我更倾向于乔治·博瑞(C. George Boeree)博士的定义: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a.获得知识;b.应用知识;c. 抽象推理。
人类之所以与其它动物不同,原因之一在于人类拥有比其他动物更为发达的“大脑额叶”,乃至于人类天生拥有比其他动物更为优秀的学习能力。通过“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同样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抽象推理能力”,最终,一个人的心智可以被开启、培养、发展,可以被重建,再进一步甚至可以被反复重建。
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心智一旦开启,就可能因学习而疯狂发展,而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辅相成地大幅增长;于是,心智可发展,可培养,可重建,甚至可以反复重建——谁可以封顶?
人们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描述的都是大多数人缺乏心智运用能力而产生的种种形式不同却又出自同一本质的行为现象。
时间时刻陪伴着我们,我们应该与它成为朋友,是合作关系,而非敌对态度。首先我们要学会了解时间,感知时间。通过《奇特的一生》我们看到了把时间化为内在感知的柳歇科夫,采取和时间合拍的节奏完成了巨大财富的累积,让人惊叹。
时间的利用取决于你对他的态度,去接受它每分每秒的流逝,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化成属于自己的财富和力量。
学会去做正确的事情,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有选择正确的事,专心投以时间,我们一定可以享受到时间带来的复利。
我们需要懂得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尽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在指导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应该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
不再让自己成为自己大脑的奴隶,而是选择翻身做主人。假使我们可以了解这些规律,那么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可以运用心智去调节自己,接纳自己,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对待,比别人成长得更快。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有时间恐慌症,希望速成希望效率,勤奋而懒惰。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工作和学习都是艰苦的,路程都是漫长的,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经验告诉我们,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当然需要技巧,但是,当场见效的技巧少之又少,而且,就算找到了,也只不过是两种情况之一:a.寻找这个技巧已经花费了太多的时间;b.这个技巧可能有后遗症,只不过是现在还不知道而已。
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成功人士最终表现为比绝大多数人“更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这些耐心被用来不动声色地承受更多的打击和挫折,轻松坦然地面对更多的威逼和利诱;甚至,可能会仅仅因为他们惊人的耐心,那些打击和挫折对他们来讲不再称得上是打击或者挫折,那些威逼和利诱对他们来讲根本并不存在……
本书详细阐述了心智成长过程中需要知道的道理,配以具体详细的简单方法。自己还需反复细读,仔细参悟。希望可以借助心智和时间的力量,让自己加速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