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鸡汤这个词还是在初一的时候。当时班里建立起一个图书角,其中就放着一本心灵鸡汤。看到书名之后,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后来在自习还是班会的时候,我翻了一遍,觉得其中不少有趣的故事。当时它还是被全称的,如今已被简称为鸡汤,就如现在安利被简称为安利一样。(在现在这种时候,某一词语的广泛使用过程中外延的扩展和词语个性化内涵和情感的削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问题好像也挺有意思)
回到鸡汤,其中的故事我如今也忘却了(苗老师即视感 笑 昨天本来还想到郭德纲和版权有趣的关系 可是毕竟没有完整领略他的全过程 不太好说)但对一个当时的小学生来说,故事很有趣,有着不少的感受。想必其中的一些故事还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不过“待遇”一定不比当年了。(不只是鸡汤,感觉谣言也是这个趋势 或者说这两者之间有着不少交集)
现在想说的就是我自己感觉中对待鸡汤态度的变化。最开始当然是读前有吸引,读后有感悟。(卡耐基全集就做不到这一点,泛泛而谈,缺乏具体故事,话说落笔之前才区分开卡耐基和卡内基,之前一直觉得卡耐基(内基)好宁呀,既是财团大老板又是心理学家,演说家)直到初三的时候看各种论点论据大全也并无反感,就是感觉有好多故事重复而且绝大多数故事陈旧。后来到了某逼格颇高的地方洗了个脑以后,也产生了反鸡汤的心理。其实最开始并不是明确要反鸡汤的,而是简单地围观有理有据、令人幸福的辟谣。例如天才的汗水和灵感是否有前一句,国产某动画片是否在某国家禁播,某数学家画的函数图线是否确有其浪漫故事等等。(这些论述从果壳好像就开始了,不过我好像错过了果壳,于是在某乎得以洗脑)这些帖子的新奇就在于他们的“前体”是那些我们在意林或读者上看过的令人颇有感悟的故事,而在此处他们被证伪。(好像同样错过了读者 只看过意林 好羞愧 阅读之路略显非主流)至于到底有没有被证伪另当别论,毕竟有一针戳破的,也有乱箭误伤的。
说到这里我就要说反叛了。可能这个词略有贬义,但我现在暂且把它当成中性的。刚开始看见鸡汤就一饮而尽,就在于它的有趣。而辟谣贴的热捧同样在于它的新奇和有理有据。所以之所以反叛,在我看来是主要是因为新鲜感。而新鲜感之所以占这么大的权重估计是因为渠道和内容都单一。之前高二的时候和老高阐述过一个类似的观点--在这些年,(作为一个十几岁的人好像这样说还不太合适 其实概论是要冒险的 这回就冒个险吧)大家的某些想法和态度如果比作一根插在疏松土壤里的杆子的话,最一开始这根杆子就是偏向某一方向的,在有了某些感受之后,就极度地偏到了另一个方向,始终没有垂直于地面过。而这个从某一方向偏向另一方向的过程,就类似反叛的过程。所以反叛之后,并不是看待事情更客观了而是具有了另一种方向性。
我必须举一个极好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鲁迅先生的文章。我所记得的最开始学的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是阿累的《一面》。但关于鲁迅先生语言的赏析最早的记忆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虽然不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但老师讲解时赏析的是文中提到的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在我印象中这是赏析鲁迅的开始。开始的赏析是有理有据的,到了后来的《故乡》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赏析,再到《祥林嫂》简直就简直了。于是后来各个地方出现了诸如“窗帘是蓝色的”之类的赏析,深得语文老师真传(笑)这就是我说的我们接受多了之后的反叛--对这种赏析极尽夸张。
目前感觉就算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办法,这类似于一种惯性。需要多次矫正。不过关于文学赏析之类的问题我已经释怀了。因为之前简单地百度了所谓的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作者中心论在于探讨文本背后的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读者中心论在于探讨读者心中对文本的理解。(大意是这样,错了求别喷,我就提供个思路)就好像那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利波特。所以把如今语文课堂上讲解的内容看作是披着作者中心论外衣的读者中心论,就容易释怀多了。
至于这个普遍情况的解决方法,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多给些时间,多给些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