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已经发生

教育已经发生

作者: 情深深爱萌萌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16:52 被阅读0次

    教育已经发生

                   ------国培随感

    教育已经发生

    2018年3月26日上午,北京、清华、国培,初春、雾霾、报到......

    这一天,北京刮起了沙尘,但白玉兰、紫玉兰却能洁身自好,在春天里纯纯洁洁地竞相怒放了。清华校园里青灰色的楼群,青灰色的地板,连同青灰色的天空一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清华大学的宣传册,我仿佛听到了校长 邱勇掷地有声的讲话:生活可以平淡,思想必求高远。  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人生阅历,离不开深入的思考。希望你们不要因为碎片化信息的泛滥,而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浅薄。希望你们在阅读和思考中反思人生,冲刷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在这个充满奇迹和梦想的校园里,我做了一回学生,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校长付晓洁-----一个既不高也不帅的人给我们做讲座,我收获了:教育不仅仅是施,还可以是受,并且在我的内心真实地发生了。

    付校长说,什么是教育?教育一旦发生,就能看见生命的生长和变化。

    而为了这种生长和变化,教师应当苦练以下几点基本功:

    让课堂成为学习、提高、生长、生成的乐园,让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再成为问题,而是成为素质,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的第一反应都是正确的。这不正是我们提倡的把握学科本质,设计活动中学习,提升学科素养的高效课堂吗?

    付校长还说,从整体上把握一门课程,应弄清五个问题:

    一、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或者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是什么?

    二、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三、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四、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什么?

    五、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

    还要把握好课程改革的五个超越:

    一、超越课改的边界

    由改结构(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手段)转变为改意义(育人的意义,抽象到具体)

    由能力指向转变为核心素养指向

    由关注学习转变为关注生命的质量和高度

    由关注学科转变为重建育人文化和课程文化

    二、要超越课程的边界

    由关注学科转变为关注课程整体(以学科内、学科间、学段间整合为策略,关注课程空间、时间结构)

    由学科碎片化学习转化为系统化整体学习

    由传统课堂向“创造与个性”式的课程转变

    三、要 超越课堂的边界

    由有形的课堂向超越边界课堂转变,走组、走班、家校,突出选择性;

    由秧田式教室向跨时空教室转变,教育信息化(翻转、移动泛在)

    四、要超越资源的边界

    把一切资源都整合进学生的学习生活

    教师、学生、学习都成为生成性资源

    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五、要超越考试的边界

    关键是把握以考试招生评价制度改革为杠杆,撬动素质教育与减负,和以考试引导课程转为考试服务课程的思路变化。

    这样的培训帮助我厘清了课程,课改,改课的概念和关系,再回到工作中,会使我占位更高,角度更新,在服务和引领上价值更大,收获更多。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主任,文学博士、语文教育专业博士后林秀艳,留给我的印象是质朴无华,素面朝天,但思维敏捷,口若悬河。且教且研,做一个幸福的研究型教师这个讲座,无疑是专门为参训人员精心打造的营养大餐,一个专业的枯燥的话题,却在她的滔滔不绝中描绘成了一幅简、序、趣的科研画卷。她让我知道了如何选题:那就是要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政策中寻找,在学校学科发展中定位,在具体承担的工作中聚焦。让我了解了如何申报和开题,那就是要明晰八大步骤:题目需要思考再思考,研究问题需要聚焦再聚焦,核心概念界定要更清晰,研究目的和研究目标的表述要明确清晰有层次,研究内容与其它要素相匹配,研究方法与手段忌虚设和随意,实施方案要体现行动研究的特征。一上午的听讲光是忙着记录、拍照,心里不断地认同、称赞,还来不及消化,所以,课下,我一遍遍地翻看笔记,恨不能把它们长在眼里,种在心里,刻在脑海里,然后,嚼碎了咽下去,顷刻就化作我专业成长的金维他,丰丰富富地滋养我。

    高玉丽  ,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研修员。

    她的用“课程”创造有趣的成长“课堂”——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的讲座,对研修者来说,是引领,是提升。有理念的高度,有专业的深度,有操作的角度,有研究的宽度。

    你知道跑道吗?它与课程有什么关系?

    原来,跑道上的起点就是课程中的已有基础。终点就是课程中的预期目标。而跑者是课程中的师生互动。跑道中奔跑的状态就是课程中的动态进程。

    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再思考:课程改革大趋势,从国际层面看,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强调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能力。 总趋势则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和核心能力。

    焦点是学到什么?获得怎样的进步?

    转向要从“知识识记”到“灵活运用”

    学科的发展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学科为课程源源不断提供原材料。

    ......

    教育已经发生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撼动另一个灵魂。好的培训又何尝不是!我很欣慰,这一次清华之行,我不只是慕了一次名校,戴了一次校徽,留了一张剪影,还有,“教育”在我心里真真切切地发生了:因为我忽然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和一种很深很深的自责感:不读书,读书少,书读的不成体系,以至于工作不够专业,缺少体系,没有深度,不能持久,于是我下定决心,回家后的第一件要事就是买书,读书,做笔记,定计划......

    教育不是转述,不是移栽,教育是需要有远见卓识的、需要放眼世界的。想要成为专家,是定要先走几步,多学一些,多做一些,多思考一些,然后再地方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就成功,古今皆通:林秀艳老师曾经十三个小时专心做一个教学实录,不停地播放录像课,翻过来倒回去,听了记,记了改;付晓洁校长一边做校长,一边带地理课,一边听学校不同学科老师的课,然后还要专业地给他们评课,给大家引领;七十四岁的张学政教授在清华大学教书一辈子,学习一辈子,总结一辈子,他的二十本手写教案工整、严谨,近乎刻板,趋于完美。对他自己是教案,对于我们这些后辈简直就是教材,一辈子学不到却值得用一辈子去学的教材……

    一次清华的国培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更多的还有待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回看,不断反刍,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要想达到有效运用,更需要自身的通透领悟和探索实践。于我而言,研修已然结束,短暂停留,长久守望:回归教育,追问价值,探讨幸福的思索仍会无限延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的清华校训校风也必将努力传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已经发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xk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