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1971年,数名杰出音乐家接连在这两年中陨落,生命全都定格在27这一年。而其中的两位更是死于相隔二年的同一日。艾米·怀恩豪斯于2011年的离世,使她成为“27岁俱乐部”目前最近一位新成员。
27是青年人生的十字路口,有很多杰出的音乐家死在了27岁,他们被纳入了“永远的27俱乐部”。
所谓“27岁俱乐部”,就是一群在27岁英年早逝的天才音乐人。这个俱乐部最早的成员包括 Jimi Hendrix、Janis Joplin、Jim Morrison、Rolling Stones 的 Brian Jones,他们是在五年的时间范围里相继去世的。
27 Club中,很大一部分死于药物滥用,吸毒,酗酒。
黄金60年代,是摇滚乐发了疯一样风靡了整个人类世界。药物滥用和摇滚的关系就像是曾经国内刺青和黑社会的关系。黑社会不论小弟还是大哥必然有刺青,嗑药就是当时摇滚艺人创作的维他命,有人认为那时候“药味”渗入的音乐听起来难以自拔。后来渐渐消失“药味”却的歌难以入耳,像是消失了该有的灵气。
Jimi Hendrix
传奇的左手黑人电吉他之王
吉米创作许多歌的灵感都来自于嗑药后的迷幻状态,当晚在创作时,他却意外药物过量导致被呕吐物窒息而亡,想了想他自己肯定很气吧。
Brain Jones
“The Rolling Stone”的前吉他手及创始人
长期沉溺于酒精和毒品从来都不是什么秘密,也正因如此他的地位在队内日趋渺小直到被扫地出门。翌月,手持酒瓶,背对月亮 溺死在自家的泳池里。
James Morrison
“The Door”的灵魂人物
莫里森因酗酒于27岁时在法国巴黎住处的浴缸中死亡。死亡原因声称为海洛因过量引起的心力衰竭,但由于没有进行尸检,真正死因至今仍有争议。
Richey Edwards
“The Manics” 的天才词曲作者
躁郁症加上厌食症,经常酗酒。一日早上突然失踪,可至今从来没有找到过尸体来证实他是否死亡,成为摇滚史上一大奇案。直到2008年11月,被英国法庭裁定其宣布身故。
Janis Joplin
被称为最伟大的白人摇滚女歌手和伟大的布鲁斯歌手
生活“沉浸”在吸毒、酗酒、性交中丝毫不夸张,这种生活方式注定了她如流星般一闪即逝的一生,终于在好莱坞一间酒店房间内由于因吸食过量海洛因致死。
Amy Whitehouse
英国犹太裔灵魂、爵士天才
与布莱克的相识是宿命,吸毒,堕落,酗酒,自残这一套的自毁套餐,基本和清醒说拜拜,最后终于酒精中毒而死。
Kurt Cobain
“Nirvana”的主唱兼吉他手
自杀。
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吗?其实它更像是人们的选择性知觉,也确实一群极富盛名的音乐家死于这个年纪。德国弗赖堡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科研团队对“27俱乐部”进行调查研究,将成果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2011年圣诞特辑。研究成果表明,在27岁这个年龄前后并未出现特有的风险峰值,但是那些著名的音乐家在他们二三十岁时的死亡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到3倍。显然,“27俱乐部”是牵强附会之说。
摇滚和流行明星过早死亡的风险较高——这是已被证明的事实,并非是受到媒体对个别明星死亡的大量报道所影响而产生的偏见。由此可见,摇滚和流行明星正是属于高风险职业。从死亡风险来看,刚成名不久的年轻明星死亡风险最高,紧接着是独唱艺人和美国的音乐家。
这群天才音乐人的逝世令人扼腕叹息。
一切终将不可避免的走向终点,但“活着的27岁”总该承担些什么,爱些什么,追逐些什么。不管是生命还是人生,都应该绷紧自己的那根琴弦,弹好他,含泪也要奔跑。
另外再说点题外话。
27俱乐部的巧合事实,其实也适用于国内当红明星定论,你们有没有发现越是出名早爆红一时的明星,在职业生涯中更容易迅速凋零,还记得那些通过媒体和粉丝捧上天际的素人明星吗?pg one、庞麦郎、柯震东、李代沫、快男快女冠军们等等,这些一闪而过的烟火,在迅速消耗自己的同时,也正逐渐走向灭亡,最后我们的记忆里,没有留下他们任何痕迹。
然而27俱乐部的名人与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故人已逝,音乐永存。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