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每天一点心理学】
2018-12-17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疗法 (续)
格式塔疗法通过各种思想、感受和知觉来寻找维持心灵平衡的方法,它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视一个人为整体,而非若干部分。
4.治疗者的任务
皮尔斯将自己的使命定位于帮助病人了解知觉的力量以及它们是如何塑造现实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他的病人变得有能力控制和塑造他们内心的风景。
当他们为所知觉的现实负起责任后,他们就能够创造他们想要的现实。
最首要的步骤是学习对当下感受的觉察,并聚焦于这种觉察。
这种“融入此时此刻”的能力在格式塔疗法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种即刻的情绪觉察,是理解我们每个人如何创造并应对“自己的环境”的基础。
作为一种自我成长的工具,和真实感受(真实的思想和情绪)相连通的能力对皮尔斯来说比其他形式的治疗更加重要。
隐藏在行为背后的“为什么”在皮尔斯看来意义不大;重要的是“怎么样”和“什么”。治疗师不去询问病人 “为什么”而转向追寻行为产生的意义,这极大地改变了病人与治疗师的等级关系。
在先前的治疗方法中,一般是治疗师指引着病人奔向治疗目标,而格式塔取向是治疗师和病人之间保持一种温暖、共情式的关系,他们一起努力达成目标。
5.否认命运
格式塔疗法的另一个部分是语言的运用。病人可以通过注意和改变言语中“我”的使用,来增强自我意识。
皮尔斯说,要想对自己的现实负责,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是如何因为语言,产生了缺乏自我控制感的错觉的。
简单地改变措辞,从“我不能那样做”到“我不会那样做”,这样就会让自己觉得“我正在做决定”。改变语言的另一个例子是将“应该”替换成“想要”,例如,“我应该现在离开”变成“我想要现在离开”。这也是给出了选择的机会。
这样也有助于确立情感的归属,情绪源于我,也属于我,我不能因我的情感而怪罪其他人或事。
皮尔斯说,因为我们学会了对我们的经验负责任,所以我们找到了摆脱社会影响的真实自我。
皮尔斯说,要想对自己的现实负责,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是如何因为语言,产生了缺乏自我控制感的错觉的。
简单地改变措辞,从“我不能那样做”到“我不会那样做”,这样就会让自己觉得“我正在做决定”。改变语言的另一个例子是将“应该”替换成“想要”,例如,“我应该现在离开”变成“我想要现在离开”。这也是给出了选择的机会。
这样也有助于确立情感的归属,情绪源于我,也属于我,我不能因我的情感而怪罪其他人或事。
皮尔斯说,因为我们学会了对我们的经验负责任,所以我们找到了摆脱社会影响的真实自我。
我们也体验到赋予自己权力的感觉,认识到我们并不受制于“刚刚发生”的事情。一旦理解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接纳自己的人生,作为受害者的情绪就烟消云散了——我们对“命运”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6.用自己,找自我
带着这样的个人责任感,我们就能规避那些对不适合真实自我的事件、人际关系或环境。
格式塔理论也要求我们要近距离审视,在这个社会规范下我们到底选择接受了什么。
皮尔斯说,我们应该信仰最有启发性的信念并找到真实自我:能够写下我们自己的观点、哲学信条、欲望和兴趣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我们对自我责任、自我信任和自我洞察的意识的增加,我们理解了我们在构建自己的世界,或者说自己的真理。这样,我们的人生变得易于承受,因为“只有自己发现的真理才是可以容忍的”。
7.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格式塔疗法重在“当下”和发现属于自己的道路与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与西方世界的反文化革命(在这个时代,人们开展了一系列推翻“传统文化”的运动,提倡新的文化思想,例如女权主义、反对歧视等)完美契合:反文化革命在年轻一代中特别盛行,他们特别推崇“及时行乐”、“注重自我”的思想观念。
但是对个人主义的重视在一些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看来是格式塔治疗的弱点,特别是在那些把人类看作“社会型动物”的人的眼里。
他们声称,按照格式塔原则生活的人排除了与他人亲密的可能性,它过分关注个性而牺牲了社会性。
格式塔疗法的支持者们回应说,如果不找到真实的自我,就不可能发展出与他人真实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