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张总最近一直因为儿子田田学习的事情愁眉不展。田田今年十一岁,小学四年级,因为张总自主创业,一年级的时候由农村老家转学就读于全市排名数一数二的小学,师资力量雄厚,市区先进教育试点单位,而且有一点深得张总的心,作业很少,能给孩子更多自由时间。
可是近期,张总发现田田每天晚上作业都要写到很晚还不能完成。于是感到学校留作业太多了,而且学校要求家长也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包括辅导作业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且签字。张总就嘀咕了,这些事情都让家长做了,老师还做什么呢?现在的老师真没有我小时候负责任。说到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这位传奇的张总了。
张总,32岁,初中毕业,正经八百的农民出身,小时家穷,后来父亲外出做生意受了点熏陶,头脑比较灵活,16岁独自去新疆开拓业务,19岁回到村里娶妻生子,这个儿子就是田田。过了几年自己创办了个二十来人的小公司,带着妻子孩子来到市里,期间也没闲着,又添了两个女儿,聪明伶俐,活泼开朗,人见人爱。在农村老家那个圈圈里,可谓事业家庭双丰收,令人羡慕。可如今儿子却让他犯了愁。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做事拖拖拉拉,丢三落四,见到生人扭扭捏捏。
精于分析的张总也在寻找造成儿子目前状态的原因,终于,原因明朗了。一是儿子出生的时候,张总自己也还是个孩子,不成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遇到问题只能靠简单的喝斥打骂方式解决。于是,导致了儿子从小就唯唯诺诺,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二是儿子跟随自己创业转学,没有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设,孩子进入陌生的环境,学习跟不上,没有朋友,于是越发孤僻。第三点,张总把原因归结为老师不关注田田,对待农村娃有偏见。现在的老师把教学任务都推给了家长,不像他小时那样对孩子无私奉献谆谆教导。另外现行的教育体制压制了孩子的玩耍天性,使孩子没有快乐的童年。没错,现行的教育体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接下来的两个月,张总给儿子请了假,利用公司招聘的便利条件,经过严格筛选,层层选拔,淘汰了因照顾家庭辞职在家的老师,婉拒了即将退休的老校长,留下了一位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男生,他与张总相谈甚欢,从孔子孟子谈到了老子庄子,张总一看,是个文化人没错了。而且是位男老师,正好可以培养儿子的阳刚之气。于是在这位家庭老师的带领下,田田开启了他的快乐学习计划,计划中只包括语文数学自然课程和一些课外读物,没有任何书面作业,没有外语,张总的理念是,学习外语到国外呆几年自然而然就学会了。于是田田开朗了。期间学校老师多次联系张总及张总太太,询问孩子的情况及返校时间,张总给孩子办理了休学。
一直持续到这年寒假结束,张总突然把家庭教师辞退了,带着老婆孩子回到农村老家。原来,期间他多方打听不同的教育模式,打听到了国学文化私塾式教育。教育孩子礼义廉耻,四书五经,感恩孝顺,传统美德。张总去参观考察了其中一个学校,回来以后感觉从内到外接受了洗礼,逢人便说学校的老师是个世外高人,国学文化、茶道抚琴无一不精,在那儿学习的孩子也都彬彬有礼,出口成章。他受到了这位老师的感染和启发,觉得这样的教育才是孩子需要的。回来的时候,老师赠送了不少书籍,内容广泛,包含经典古籍,佛教义理,女德经卷,张总如获至宝,还一一清点记录在册了。然后在网上买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易经,皇帝内经等书籍,带回老家了。
回到老家,张总凭借当年创业时练就的一身本领,竟然在自家的十亩农用耕地上围起了院墙,建起了一排校舍,专供自己孩子使用。有课堂,有宿舍,有食堂,还种了各种树木,养了鸡鸭鹅,挖了池塘养了鱼,俨然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张总亲自教授孩子们念书,背书,真的只有背书,张总媳妇负责后勤。前两天听说,三字经弟子规都背完了,现在要开始学论语了。
能够亲自教导孩子,张总安心了,孩子们不用去学校,不用写作业,也开心了。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