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班主任老师发了一张图片,儿子把同学的脸部挖伤了。原因是因为儿子和他的好朋友牵手站队的时候,另外一个小男孩要从他们中间硬性穿过,儿子没有同意,第2次又硬性穿过的时候碰到了他的头,儿子就火了,然后就伸手挖了小朋友的脸。跟老师道歉之后,接着给对方家长打了个电话,说了抱歉以及询问了需不需要去医院门诊治疗之类的问题,处理完了家长的问题之后,晚上接到孩子询问他事情。
中午陈老师给我发过来了陈嘉琪的图片,他受伤了,听说你们两个人发生了事情,能和我说说吗?
他挤我,弄我头了,我和他说了他还不听,特别烦,他还挤我,我就打他弄他了。
是的,他挤你,你让你感觉到特别不舒服,你跟他说了他没听,然后你就行动了。
在之后呢,你有看到他怎么样吗?
我没看到,我弄完他之后我就走了。
那当老师把你叫过去之后,你看到他的脸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的呢?
我很生气,看到他我就很烦。
如果下次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呢?
我还会这样处理,老师说了如果没有陈佳琪就不会发生这件事情,我和他说了一次他不听,我和他说了,第2次他还不听,那我就只好动手了。这次就说了一次,我下次我会说两次,到第3次的时候他还不听,我就动手了。
当中午老师给我打电话说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这是一个可以我们共同面对问题变成机会的一个案例,所以我回家之前在公司对着自己捋顺了一些思路,带回来了几个问题,想要引导式的启发他,结果他根本不按照我的套路走,而我面对他的回答,他的感受是真实的,他的想法也没什么毛病,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了,我想我接下来如果再说的话,那就是强迫他接纳我的想法,让他不可以有这种别人不听就动手的想法。你认为你看到了他人的脸之后,你还在生气和讨厌,这就是不对的,你应该感到抱歉和愧疚,我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语言来了,所以我停止了。之后我去厨房和老公一起做饭的时候,我就在想当我的孩子在家里发生一些不好的行为的时候,那他是在做什么,他是在寻求我的关注,他希望我可以去关注到他和他一起,那我可以去解读一下陈嘉琪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他是在做什么,我突然想到了这个点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聊一下,我又重新返回去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和他重新开启的这个事情的沟通。
然后我找到了我在公司的时候准备的一些问题和思路,拿出来和孩子一起用书写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我先问了孩子,当妈妈在做事情的时候,你总是去打扰妈妈,那个时候你是想要有什么需求呢?孩子可以意识到自己是想要妈妈陪伴,想要妈妈关注,那我就接着问他,你想一想当陈佳琪明知道你们那里过不去,却还要从那里过去的时候,他是在想什么呢?他是有什么需求呢?他是想和你们玩呢,还是故意的不想和你们玩呢?
这些问题是我带着他一起,我们两个人思考的,有些时候他并不能直接想到,我会给予他一定的引导,比如说地方太窄了,我会问他,他想从这里过去,他为什么非要从中间过去,他为什么没有从旁边过去呢?他就会想到答案说地方太窄了,再然后我问他解决了问题的最好的结果是什么,他可能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就跟他解释这个事情,如果解决了之后最好的状态,你们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到了这次再讨论可以用什么其他的方式来解决的时候,他就不仅仅只有说打他这一个方法了,然后他想出来了很多的方法,我就会说,哇,你太厉害了,你自己能够解决问题,你简直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而且一下能想到8个这么多的方式,下次就可以随便选择一个都可以了。
在第1次车上我和他聊的时候,他给予我回答的方式,我不知道当下是因为他的情绪没有走出来,故意那样说,还是他的认知确实就是那样的,但这给了我思考,当孩子确确实实就是那样的想法,与大人的想法不一样,甚至于相背而驰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要做接纳。我总结出来的是的,我们依然还要做接纳,那就是真实的他,那就是此刻他的想法,然后我就不再去揪着他为什么如此这样想,而去纠结,我就再去想另外的突破点,可以将它的注意力和思维方式转换的那样的突破点,比如说我们去关注这个孩子背后的需求,关注到他的需求之后,我们就可以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去思考。这样比我总是在纠结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他的感受怎么可以这样。比起总是纠结在那个里边,转换思维,带着孩子一起转换思维,更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起初在车上的时候,我没有办法再继续和他讨论下去,我是有很深的挫败感的,我会在想我已经将情绪管理很好,而且我做了认真的思考,我在和他聊,总是站在他的一方,可他给予我的回答跟我的期待不一样呀,当我的期待落空了之后,我又要产生情绪了,在这个时候我选择了积极暂停,停下来不继续讨论了,然后等到自己调整好了思路之后再重新返回来。而且这些方法都是我在书上学的比较硬性的,就是拿来刻意练习的一些问题,也许会有一些刻板,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我和他一起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这是问题答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任何答案都是答案,不要带着期望去和孩子的答案进行对比匹配。而且当思考问题的时候,而不是表达观点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不同,我也会在这里思考。不要太苛责自己和孩子。这次我可能做的没有那么好,那么下一次我就会在这一次的基础上进行改善,那就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