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拥抱孩子了吗?
今天,你拥抱孩子了吗?年轻的妈妈刚踏进小区的大门,在楼下玩耍的儿子便警觉地扔下手中的玩具,摇摇摆摆地冲了过来,他一边跑一边兴奋地喊叫着,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诉说着再次见到母亲的激动——虽然他和妈妈只分别了四个小时而已。
眼前这一幕勾起我温馨的回忆。
记得我女儿两岁时,也是如此,每次短暂的分开都像是生离死别,每次到了上班时间我都得偷偷摸摸悄无声息地离开,否则会引来她的嚎啕大哭、牵衣顿足。每一次重逢又仿佛喜从天降,她都搂住我又抓又咬。大约所有的幼儿都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依恋的吧?
可是这个年轻妈妈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她很有先见地伸出双手形成屏障:“别碰我别碰我!妈妈今天刚换了一身新衣服!”
孩子哪听得懂她的顾虑,拼了命似的要往妈妈怀里闯,妈妈百般阻挠后做出了让步——用自己的两只手很嫌弃地捏住了孩子的两只手,防止儿子的小手碰触自己的漂亮衣服。
孩子对这样的结果显然很不满意,他使劲挣扎,想甩开妈妈的控制,想扑倒在妈妈的腿上,可他的力量实在太弱小,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他急得大哭,用含糊不清的语言发泄心中的失望和愤怒。
这下妈妈该做出让步了吧?
没有。
孩子的奶奶出现在了视野里。孩子妈妈像看到了救星,松开儿子快速离开,一边小跑一边说:“你看他脏死了!要把我衣服抓块儿脏印,我下午还怎么上班!”她说这话时全然顾不上儿子的绝望和无助,仿佛自己的形象和工作才是世界上头等重要的事情。
我不禁有些愤怒和同情。真是个愚蠢的、不称职的妈妈。再漂亮的皮囊也掩饰不了灵魂的贫乏与浅陋。拥抱对幼儿有多重要?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把一只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替代真母猴。这两个代母猴分别是用铁丝和绒布做的,实验者在“铁丝母猴”胸前特别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按哈洛的说法就是“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
刚开始,婴猴多围着“铁丝母猴”。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婴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与“绒布母猴”呆在一起;婴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体,如一只木制的大蜘蛛的威胁时,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母猴”会给婴猴更多的安全感。
许多年轻的妈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拥抱是人类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是儿童形成依恋的重要途径。拥抱可以给孩子安全感,帮助孩子平息焦虑,增进双方的感情,拉近二者的距离。身体的接触,对于亲子关系的形成、对于儿童心理的平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被触摸和被拥抱的孩子的心理素质要比缺乏这些行动的孩子健康得多。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年轻的妈妈一次次拒绝孩子的亲近,久而久之,孩子的热情和依赖还会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吗?
拥抱代表着接纳和认可。不仅幼儿渴望拥抱,就连成年人也不例外。闺蜜已值不惑,却和老公依然卿卿我我,相处得如同初恋。她分享自己的独门绝技:“在我们家,无论谁发脾气,其他人都要主动上前给他个拥抱。家庭气氛瞬间变好。”
拥抱能发挥灭火器的作用?一个拥抱真的有这么神奇?答案是肯定的。青春期的女儿情绪激动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指责她,而是走过去,抱紧她,她很快就能冷静下来了。心理学家说:“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能量,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且大大减少摩擦。”
可惜,我们中国人太缺少拥抱了。肢体语言的缺失引发了心理上的对抗和较量。为什么孩子的叛逆期越来越早了?为什么妻子对丈夫的不满越来越多了?我怀疑这是拥抱缺失后的连锁反应。因为大部分中国的孩子,10岁左右和父母肢体沟通的桥梁就中断了,从“恋人”升级为“夫妻”后,男女之间的拥抱仿佛成了奢侈品,可望而不可求。
我常常建议熊孩子的家长:“没事多抱抱你们的孩子。”他们的反应惊人的相似:“他都多大啦!”再大也是个孩子。家里得不到拥抱,他会从别人那里索要,或是恋人,或是朋友。等到结果已不可挽回,再多的拥抱也无济于事。
衣服脏了,可以洗可以换;感情淡了,拿什么来拯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