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是一本书,朋友推荐读的。说实话,我没有去过敦煌,所以一开始我有点怀疑,我能产生共鸣吗?
书的作者是被称为“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她从北大毕业后就一直在敦煌工作,守护敦煌半个世纪。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作者是如何选择了考古专业,又如何来到了敦煌,以及一辈子守护着敦煌的经历和其中的心路历程,而且也用了非常多的篇幅来描述敦煌文物保护的每个阶段、重要的人物事件以及背后的故事。我感触最深的是作者为了敦煌为了文物保护,牺牲了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家庭方面,这也是作者一生的遗憾。作者也曾困惑和纠结,甚至是痛苦,但是最终无法兼顾的情况下,选择了敦煌,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事业心有多强,而是敦煌的文化太有魅力了,已融入身心,无法割舍,令人无比动容。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和大量专业的敦煌莫高窟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相比,我更愿意看樊锦诗个人传记部分,是什么样的人会选择驻守大西北五六十年呢,在那里研究守护着我们国家的文化宝藏?
她1938年出生在北平,祖籍浙江杭州,父亲是清华毕业生,很小随家人南下上海;
她是双胞胎中的妹妹,早产儿,六个半月就出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上小学时得过小儿麻痹症,几乎瘫痪,最后幸好没有落下后遗症;
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
1962年在敦煌参加毕业实习;
1963年毕业,分配到敦煌工作;
没曾想,她就这样在敦煌待了一辈子。
在这里,她遭遇过青霉素过敏,死而复生;
期间,她经历过父亲的非正常死亡,经受过含冤受辱的日子;
她也忍受过夫妻两地分居十九年的艰难岁月……
她从上海走到了北京,从北京走到了西北,去到了万里之遥的敦煌,走过荒漠和戈壁,走过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和崎岖,这一走就是五十多年。
也许像书中描述的那样,
也许她在她父亲那里学会了谦虚和果敢,继承了父亲温柔敦厚的文人气质,以及在决定了任何事情之后,永不更改的决心;在母亲那里学到了安静慈悲以及简朴的生活方式;在她的老师苏秉琦和宿白等先生那里,她懂得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在社会和整个的人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摒除任何矜骄之心;她也在敦煌的前辈那里学会了意志的坚定,懂得了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坚持和隐忍,懂得了信赖自己的真心,懂得了要有大的作为,必定要经历大的磨难,以艰苦求卓绝,在任何的艰难和痛苦中镇定如常,如如不动。
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更能诠释这群人。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
这句话说的就是七十多年来那些打不走的莫高窟人。
大美敦煌
这本书不仅仅是樊锦诗个人的传记,其中还包括对几代敦煌人的回忆,并用很多章节描述敦煌石窟里的历史文物、记录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守望莫高窟的历史见证。
敦煌石窟是甘肃省西端的敦煌市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县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县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等石窟群的总称。这些石窟都在古敦煌郡境内,地域相近,历史条件相同,内容相仿,风格相似。
敦煌莫高窟外景 孙志军/摄影 来自《我心归处是敦煌》插图莫高窟是敦煌石窟中的典型,也是闻名于世的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位于今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的峭壁上,坐西朝东,前临宕泉河,遥对三危山。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群 孙志军/摄影 来自《我心归处是敦煌》插图
它创建于公元366年,连续营建十个世纪,14世纪停止开窟,经历从北凉到元十个朝代。莫高窟崖体高30到50米不等,崖面上洞窟左右毗邻,密若蜂房,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四至五层,分为南、北两区。在1700多米长的峭壁上,现存735个洞窟,其中南区487个洞窟内有塑像2000多身、壁画45000平方米,是礼佛的殿堂,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内存有50000余件文书和艺术品;北区248个洞窟,除5个洞窟外,其余洞窟无塑像和壁画,只有土炕、灶台和小壁龛,是和尚修行坐禅、生活居住的场所。
莫高窟第158窟,涅槃佛(中唐) 孙志军/摄影 来自《我心归处是敦煌》插图人们进入有彩塑和壁画的洞窟,在面前展现的是领域异常广泛、内容无限丰富、艺术美不胜收的文化艺术殿堂,它形象地反映千年佛教和佛教思想的发展和本土化演变;2000多尊彩塑,真实地了反映了千年彩塑发展创新的成就和脉络;数万平方米壁画真迹,真实地再现了已失传千年的诸多绘画名家的人物画、建筑画、山水画、花鸟画、经变画、图案画等不同画种发展创新的成就和脉络;壁画中描绘了千年间农耕狩猎、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音乐舞蹈、体育百戏等充满情趣的社会生活和民情风俗场景;又是千年中外文化艺术和我国多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的见证。
星空下的莫高窟前部分舍利塔 孙志军/摄影 来自《我心归处是敦煌》插图莫高窟艺术的成就,是世界上留存至今的任何佛教遗址所无法比拟的。站在世界文明的角度来看,莫高窟代表了世界多种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艺术的杰出成就,也是世界多种文明融合的结晶。由于莫高窟具有特殊的和无与伦比的珍贵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敬畏!
这些洞窟是数千年来历代僧侣在此禅修的证明,如今人去窟空,却仿佛诉说着历史的声音,让人心生崇敬和敬畏!
我也更加期待什么时候能敦煌莫高窟真实的感受下中华文明艺术的震撼和璀璨!
最后摘录一些自己喜欢的话
-
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洞窟里的那尊禅定佛,他的笑容就是一种启示。过去的已经不能追回,未来根本不确定,一个人能拥有的只有现在,唯一能被人夺走的,也只有现在。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能也不再会失去什么了,因为本来就没有拥有什么。任何一个人,过的只是他现在的生活,而不是什么别的生活,最长的生命和最短的生命都是如此。
-
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
-
清晨,阳光越过远处连绵的山脊照进窟内,光芒在浑浊的空气中仿佛凝结笼罩了一层薄雾。佛陀头枕大雁衔珠联珠莲花纹枕,洒落的身姿显得格外轻盈和舒展。通身薄薄的袈裟如晨曦一样,覆盖着清硕绵柔的身躯,薄雾下的身体异常丰满而又柔软。他的胸脯仿佛微微起伏,心脏好像还在跳动,整个身体里似乎依然流动着血液,活跃着不息的活力与蓬勃的生命。
-
考证和发现的过程是缓慢和艰辛的。但是这是基础,只有你弄明白了,搞准确了,别人才能放心地使用,否则就会以讹传讹。佛教考古必须要熟悉佛教经卷和文献,这样才能将壁画内容与文献内容做比较,并做出有说服力的解读。
-
考古报告是最基础的基础,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就是在敦煌研究的学术上为后人打下基础。就好像建造一个城市,城市的下水道一定要做好,不能几年就出问题,要保证一个世纪不出问题,这样的基础建设才是经得起考验的。学术也一样,基础研究就是学术的基础工程,是地基,地基必须要打牢,否则都是空中楼阁,是建在沙丘上的。但问题是,现在谁都不愿意给别人打基础,都不愿意给别人做嫁衣裳
-
敦煌是“一带一路”的咽喉之地,在地理上就是一个点,但这个点很了不起。
-
文科很不简单,但是现在很多人是理科不好了去考文科,文科不好了去考艺术,这样的现象正常吗?文科的研究需要相当智慧的头脑和才干。我对很多人说:“你们不要看不起文科,文科才难哪!大学教育分科,虽然在历史上是进步,但是也带来局限。如果每个专业只顾及自己本专业的问题,学术就会走向狭隘。其实,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普遍联系。
-
目前的学术研究中有一些不良的现象,最突出的就是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不少所谓的研究成果都是描述性的,重复描述前人已有的研究,而不是贡献自己新的发现和突破。还有一些“伪学者”,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样样精通,可是样样都是皮毛。甚至有个别人对学术研究指手画脚,违背基本的学术准则和规律,随意干扰正常的学术研究,认为学者的考证研究是“小学”。如果严谨的考证成了“小学”,那么陈寅恪、周一良、宿白的研究是不是都成了“小学”?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这是学术研究的寂寞所在。敦煌学的研究,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持续性地研究,不能中断,特别要重视对于传统的继承。
-
为了保护莫高窟这座人类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多少像常书鸿一样的莫高窟人甘愿献出了自己的一生。莫高窟北魏第254窟的壁画《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讲述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萨埵那太子在与两位兄长去山林游玩的途中,为了拯救一只因饥饿而濒死的母虎和它的虎崽们,慈悲而决绝地舍出自己肉身的故事。
-
段先生这一代莫高窟人总是让我们想起孔子盛赞颜回的那段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个人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安之若素、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非有至高的精神境界所不能。画画的时候就画画,喂猪的时候就喂猪,该思考美学就思考美学,该埋头种地就埋头种地,该做学问就做学问,能够在厄运到来时,处变不惊,一念不生,这真是一种“真者不虚,如者不变”的境界。
-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埋葬在莫高窟的总共有二十七人。这些人都那么有才,都那么有学问,为什么不离开?哪里没有这儿的吸引力大呀?但他们就是舍不下这几百个洞窟,最后把一生都留在了这里,永远留在了这里。每一个人就像大树上的枝条,枝条和整棵大树一起向上成长,他们共有一个树干,共有一个根基。
-
觉得世界上有永恒,那就是一种精神。
不管你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教授还是普通人,人都应该有种精神。为什么说精神比物质更重要?物质坏了可以再造,精神坏了就无药可救了。抗战为什么会胜利?论物质和枪炮,跟人家无法相比。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就是坚决不当亡国奴,大家齐心协力让中华民族坚强地屹立在东方,我想这就是精神力量的胜利。我们国家要发展,就靠这个精神。我们还得有这么一点精神,始终有这么一种精神,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
衰老和死亡是自然的规律。其实真正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人生有许多遗憾无法弥补,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是不知心归何处。死亡会使我们无可奈何地告别生命中那些有价值的事物,使我们放下那些饶有趣味和意义的事业,使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重新来过,所有你所喜欢的、不喜欢的,留恋的或者厌弃的全部都将离去。
-
莫高窟的清净令人心生敬畏。
许多洞窟都有着沿墙角一字排开的禅修窟,这是数千年来历代僧侣在此禅修的明证。如今人去窟空,对于颇有悟性和慧根的人而言,目击空空的禅窟或有如棒喝一样的启示。即便不能顿悟,眼前也一定会浮现当年那些枯瘦如柴的禅僧,在阴暗寒冷的洞子里默坐冥想的情景,心中必定生出一种谦恭和敬意。在莫高窟,那一尊尊苦修佛并不是虚假的幻想,而是一种日常的真实。 -
壁画穿越历史的美,那种沧桑中的清雅和灿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