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果偏见:我们看到一个人获得了成功,就会立刻认为他过去所有的行为都是那么地有道理,可成功者自认为的那个经验,也有可能是他没有获得更大成功的绊脚石。(结果正确,不意味方法正确)
如何避免结果偏见:1、在归纳法之后,加上演绎法。(结果原因
结果)
2、问自己3个问题。(这个结果,真的有一个人为可控的原因存在吗;这个分享的人,真的知道那个 原因吗;他引以为豪的原因会不会是更大的瑕疵)
(二)适应性偏见:一个人对任何一件事,有了之后就后悔习惯。(入芝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案例:一个员工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利益,这时候不应该给员工涨工资,而是给员工发奖金。因为,工资,从来都不应该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工资是用来支付给责任的,责任越大,工资就应该越高。发奖金,才应该是用来奖励突出的业绩的。
运用:三个方法
1、延长幸福感:不要选择一次性把购物车里的东西都买了,而是一件一件的买。(通过阶段性给予的方式,延长客户的幸福感)
2、意外幸福感:年底给员工发红包,不要把红包直接加到工资里,更好的做法是拿一个真正的红包过去,并说上一些祝福的话语,这样员工的感知会更大。(不断提供变化额刺激,给客户以外的幸福感)
3、对比幸福感:360安全软件,你的开机速度打败了全国92%的电脑。(善用相互比较,让用户获得对比带来的幸福感)
(三)鸡蛋理论(也叫宜家效应):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付出的劳动越多,产生的依恋就越深)
运用:1、让用户有参与感。2、让用户付出劳动,留30%的工作给用户自己做。
比如DIY蛋糕、宝妈们喜欢在朋友圈里晒娃等。
(四)概率偏见:人们的直觉和客观概率常常是不相符的。
原因:1、代表性偏差(以偏概全):恰巧你的朋友是双鱼座的,你就会觉得你和双鱼座合得来。
2、可得性偏差(眼见为实):如果飞机失事,你就会觉得飞机好危险,但事实上,论每公里的死亡率,坐飞机比坐汽车安全22倍。
3、沉锚效应(先入为主):第一印象,会导致你对一些人喜好的判断。
如何做出更正确的商业决策?1、学好数学。2、对没有办法验证客观规律的,也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直觉。可以向专业人士咨询,或者问问身边更多的朋友。
(五)反勃伦效应:是一种‘炫耀性消费’心理导致的,不买最好,只买最贵。
运用:贵不是目的,能让消费者恰到好处地炫耀,不漏声色地装,这是重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