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怕那种特别容易情绪化的人,芝麻大点事也能怒发冲冠,你根本猜不到他生气的点在哪里,这种人往往很真实,不太会顾虑别人感受,我也不太喜欢那种油嘴滑舌八面玲珑的人,太过于圆滑,往往就不真实。
所谓的情绪,从我们的婴儿时期,从我们能感受事物,就慢慢成型,随着年龄增大,慢慢完善。所以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则是人的性格养成的黄金时期。
婴儿的情绪饼不多,大多都是一些初级情绪,比如喜悦,好奇,满足,厌恶,伤心,惊讶,到了两周岁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复杂情绪出现,比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这些情绪是基于某些时间的自我意识。比如,孩子能够背出《咏鹅》,大人的夸赞,会引导孩子的骄傲情绪,比如孩子不小心打坏了花盆,他会内疚,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了错事。
到了孩子六七岁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儿童在成功时表现出的骄傲和在失败时表现的羞愧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他们成绩的反应。
我们讲的原生家庭的影响,最开始就是从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影响开始的。
如果父母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爱,更多的积极乐观的情绪,那么孩子长大后消极情绪就会很少,对待人或者事,都会下意识的表现出积极的那一面。
如果父母常年内战家里硝烟不断或者对孩子不关心,挖苦多于安慰,苛责多于理解。这种孩子小时候会压抑自己的兴趣,等到长大以后,可以不用刻意压抑自己了,会更容易表现自己的消极情绪。
我上面说的易怒的人,十有八九是因为有易怒的父母。
人类是有情绪自我调节的本能的,比如我儿子,他管姐姐要东西要不到,就会躺在地上打滚,他一是希望通过自己闹,让姐姐妥协,二是希望别人把他抱起来,安慰一番。这种情况下,我基本上都当没看见,让他撕心裂肺地哭一会,他也不会一直哭闹,在地上躺一会,用眼睛余光看一下,没人理他,就拍拍屁股起来去玩别的了。
个体的感受很重要,基于感受,作出情绪表达,基于现状和思考,作出情绪自我调节。
不可否认,有些情绪是因为后期环境的改变而导致的。比如幼儿园老师,往往都要脾气特别好,特别有耐心才行,这样才能好好教育孩子。而做生意的人,有些时候脾气就要大,哪怕他私下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因为脾气大可以帮助他抵抗某些欺侮,树立某种形象或者表明自己的底线。这种脾气大,不是乱发脾气,而是可以审时度势。
这个社会对各种情绪是有包容性的,就像对于各种人也是有包容性一样。不同的情绪按照不同比例糅合混杂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人的各种人格。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显著的特征,在生活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样的宗教信仰,你的道德观念怎样,你的做事风格,你是怎样跟其他人相处的?所有这些,每个人都有答案,最了解自己的人往往是自己,也可能是别人。
人有了自我感知,也就慢慢有了自尊。
所谓的自尊就是对于自我感知的满意度,青少年中期,儿童的自我评价很多是反映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我们生活里会遇到一些人,自尊心很强,生怕被别人看不起,这类人,往往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会自卑,不自信,总是想证明自己,所以会活得很累。
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境,同伴影响,还有文化种族,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尊。
了解一个孩子的自尊,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更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