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细读(一)
山东有个作家张炜在一篇文章中讲到,“作家在写作的时候,有一种语言叫做‘心语’,它既不是我们读出来的声音,也不是我们说话的声音,而是我们在沉思的时候,我们独处的时候回荡在脑海里的声音。”也就是说,我们在这小说的时候,不是写说出来的声音,而是去写心里面的那种语言,就是心语。我们在阅读一部作品,看一篇小说,其实都是在进行语言习惯的培养。例如,我们看到山川河流很美的时候,如果仅仅想到的是“哇塞”这个词,你的语言是贫乏。如果想到的是诗词歌赋,排比句自然,就说明你的语言已经进一步升级。所以,阅读无非就是为了让语言更加流畅。我们读作品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去品味,遇到喜欢的作品能够读出来。
以前讲过,真正的阅读是从第二遍开始,阅读的时候要以写作者的身份去读,要想到,假如我是作家我会怎么写?他为什要这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要多问问为什么。第二遍阅读需要我们去思考。
卓老师以《伊豆的舞女》为例展开细读,作了细致的分析。笔记如下:
小说第一段写到:“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
这很明显是景物描写。刚开始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句话有什么深意,如果我们硬是要想出一种深意的话,那就是说明“我”一路上所遇到的这种情感,它其实是有波折的,是有转变的。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就显示了一种扑朔迷离。但是“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的笼罩……”虽然它是一个场景,我们感觉这个骤雨形成的氛围一直笼罩着他,浸润着他。所以说它既是自然环境描写,又是人物情绪的营造。通过这一段的分析,就是要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不要为了写景而写景,一定要让它起到渲染情绪的作用。“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这里的迅猛突出了一个“快”字。为什么作者要在第一段突出一个快呢?这个快体现了人物的心理。表达了“我”很急,“我”着急去找那个舞女。所以说,这里的快和“迅猛”起到了情绪渲染的作用。
第二段:“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制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纹上衣和裙裤,肩挎一个学生书包。我独自到伊豆旅行,已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歇了一宿,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蹬着高齿木屐爬上了天城山。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可是,我的心房却在猛烈跳动。因为一个希望在催促我赶路。这时候,大粒的雨点开始敲打着我。我跑步登上曲折而陡峭的山坡,好不容易爬到了天城岭,来到了北口的一家茶馆前,吁了一口气,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
这一段开头介绍的是过去事件,是对人物的设定,之所以设定主角是二十岁,与它的主题有关,他描写的是青少年时期初恋的情愫。如果设定为三四十岁的人就不会有这种美感。
“头戴高等学校的制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纹上衣和裙裤,肩挎一个学生书包。”这样描写不仅仅说他是一个大学生,还可能表明他的等级感,他是贵族,比舞女的身份高。书包也是身份的象征,因为学生比较单纯,在他的心里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
“我独自到伊豆旅行,已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歇了一宿,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蹬着高齿木屐爬上了天城山。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从这里的描写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我独自旅行四天了,作者开篇没有写男主和女主的第一次相见。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初见,而是写第三次,这应该是一见钟情的念念不忘,然后主动接近,感情慢慢升温。不像很多言情小说那样,第一次见面就难舍难分仓促地托付终身。这篇小说写得非常细腻,“我”到这里第四天了,这里的景色令“我”目不暇接,“可是,我的心房却在猛烈跳动。”“因为一个希望在催我赶路”。这个希望是什么,是“我”心心念念的舞女。
“这时候,大粒的雨点开始敲打着我。”写到这里,作者写了许多细节那个细节都不拖泥带水,都是点到为止,没有太细腻。这里讲的“细腻”不是很多人所讲的静态描写,很多东西可以是动态的。例如,“骤雨”“白亮亮的笼罩着”“猛然扫过来”“我跑步登上曲折弯曲而陡峭的山坡”,都是动态描写。
“我跑步登上曲折而陡峭的山坡,”这里的语言比较舒缓,稍有点长句式的感觉。这里用了一个副词“而”,它除了连接的作用之外,还有音韵感,给人舒缓感。
“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他为什又呆若木鸡呢?既然渴望看到舞女,跑过去登上山坡,好不容易爬上了岭,又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这样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我”见到了想见的人之后的那种束手无策,很形象。这里没有用解释式的写法,而是直接写状态。“跑上去”然后“吁了一口气,然后站在那里”,这种感觉就有一种前后对比,对比前后行为的反差,更能体现“我”的心境。
“舞女看见我呆立不动,马上让出自己的坐垫,把它翻过来,推到了我的身旁。”舞女让出自己的坐垫,还把它翻过来,这可能是对这个“少爷”的尊重,因为她怕自己坐过的不干净。也可能是紧张所致。
““我就近与舞女相对而坐,慌张地从衣袖里掏出一支香烟。舞女把随行女子跟前的烟灰碟推到了我面前。我依然没有言语。”这里的描写很符合青少年的行为方式,而舞女把烟碟推向“我”,是一种善解人意,也可以说是默契,也可以是舞女的职业习惯,但是我们更愿意相信是心有灵犀。
“舞女看上去约莫十七岁光景。她梳着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而又奇特。这种发式,把她那严肃的鹅蛋形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令人感到她活像小说里的姑娘画像,头发特别丰厚。”他呆若木鸡站在那里时为什么没有这种描写呢?这些他明明已经看到了,为什么先通过对话、动作之后才描写?这里是有深意的,这样写符合人物心理变化,如果主角是一个纨绔子弟肯定又是另一种写法了。
“舞女的同伴中,有个四十出头的妇女、两个年轻的姑娘,还有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汉子,他身穿印有长冈温泉旅馆字号的和服外褂。”这里把视线又从舞女的发髻转向了她的同伴,就像是镜头的转移。他们有好几个人,但是着重于对那个汉子的介绍,是为了突出角色。
“至今我已见过舞女这一行人两次。初次是在我到汤岛来的途中,她们正去修善寺,是在汤川桥附近遇见的。当时有三个年轻的姑娘。那位舞女提着鼓。我不时回头看看她们,一股旅行的情趣油然而生。然后是翌日晚上在汤岛,她们来到旅馆演出。我坐在楼梯中央,聚精会神地观赏着那位舞女在门厅里跳舞。 ”这里是说,我这是第三次见过他们了,前面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影响,不像现在这样有急着去看的想法。那是对过去事件的描写。“然后是翌日晚上在汤岛……”我坐在楼梯中央聚精会神地观赏着那位舞女。被她的舞姿所痴迷,所以才想有了这种由头才过来,要想着一起去旅行,或者是想在旅行过程当中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后续会发生些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