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出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让16岁的主人翁为自己发言。他要在小孩子成长的麦田附近,「在那混帐的悬崖边」當守望者,不要让任何一个保持天真的人陨落。
16岁的霍尔顿第四次被学校踢出校门,他怕回家被父亲责骂,也不想再看到母亲为他哭泣。他在冬天里穿著他的单薄风衣,反戴红色猎帽,穿梭在纽约三天两夜。
参照古希腊史诗《奥德赛》的乔伊斯传世巨著《尤利西斯》,今年刚好问世一百周年。长达千页的内容,描述的是都柏林人布鲁姆在18小时内的城市游荡经历。
霍尔顿在赛林格写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里,就是不断地碎碎念。他不像布鲁姆懂哲学、文学、历史、宗教、心理学等等学问,但他很确定:你们大人都很虚伪。
要解大人世界虚伪的毒,必须要有个麦田当解药。他,住在加州精神病院里的17岁青年,回想前一年的纽约三日游,他要当「麦田里的守望者」。
永远都会跑题的年轻人
二战刚结束,海明威的小说描述了「失落的一代」的失落跟无奈。60年代的小说《在路上》,展现了「垮掉的一代」要有所追寻,就得离开。
上去是失落,下去是垮掉。被挤在中间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於1951年,出版当天就得到《纽约时报》高度评价,首月就四刷。
当时,还没有「鲁蛇」的说法。太宰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小说出版才三年,肯定还没有翻译成英文。
这本全球賣出三千五百萬本,号称被最多人阅读过的美国现代小说,到底在说什么?
它在说,无路可出,无路可逃,躁动的心又让人无法乖乖躺平。
我为我自己,发言。我是我自己的代言人。我话多。很多很多。
说完之后,失败的人如我,就,住进医院。
讽刺的是,关心他的老师很怀疑,他竟然「口语传播」的课也会被当掉。
霍尔顿自知关键在于他不管在讲话,或者做报告写报告,永远都会跑题。
全书最后两句话是:「千万别跟人说事儿,说了你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
为什么這本小说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还有已经不年轻的读者喜欢呢?
因为,「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人根本就被写得活灵活现。我们都被这个粗话连连的年轻人,深深吸引。
感到太他M沮丧而孤独
霍尔顿·考费尔德的父親是律師,母亲忙于出席社交活动,他被送到有钱人聚集的寄宿学校。故事就是周末来临,他想在父母收到退学通知书之前,享受一个人静一静所发生的种种。
英国作家戴维•洛奇在《小说的艺术》,特别指出《麦田里的守望者》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全书采用了「少年侃」这样的叙述风格。
这个叙述者使用口头话语的词汇和句式,滔滔不绝地、即时瞬发地讲述故事,而不是复述一个刻意精心编排过的、书写体裁形式的故事。与其说我们读故事,还不如说是听故事,就好像是听一个在酒吧或是火车里遇到的陌生人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的说话那样。
想想说唱曲风出现的半个世纪之前,霍尔顿就X字连连的说他的生活,说大人跟学校还有未来有多么没劲。
这个陌生人的滔滔不绝,让我们后来都觉得跟他熟得不得了:
我说,「我今天晚上感觉不太好,说实话,我今天晚上很难受。我会给你钱的,你不介意我们不干那个吧?你很介意吗?」问题是,我真的不想干了。说实话,我心里的沮丧感超过了性冲动。她让我沮丧,她那件绿色外套也是。
最后,我从暖气片上下来,出去走到衣帽间时,我哭了起来。我不知道为什么,但的确在哭,我想是因为感到太他M沮丧而且孤独吧。
极好,要说有哪个词儿最让我讨厌,就得数它了,真虚伪。
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
從離開學校到旅馆再回到家,一直到回家带心爱的小妹妹去坐旋转木马。
我们知道这个口袋有钱的高中生,一天可以抽三包烟,可以去酒吧喝到不省人事。大人的世界太虚伪,朋友同学也在赶进度,让自己融入虚伪的世界。
真实世界的赛林格,念过军校,大学没有毕业。本来要乖乖地继承家业,到波兰买猪做香肠卖食品。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美军弟兄赛林格,终究觉得自己有故事想说想写。
寫什麼故事?写他失败的爱情,失败的成长。《麦田里的守望者》跟《九故事》等幾本小說,都在展示失败,但没有疯狂。
他说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他说「爱需要距离」,他说「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所谓麦田,所谓守望者的意思是: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萨特说:「在黑暗的时代不反抗,就意味着同谋。」赛林格有将近半世纪的时间,独自住在乡间,持续写作,但不再发表。
既然不同流,就不会合污,更不可能同谋。
他的存在,就是在加油
研究「成长小说」的学者发现,需要一个让人痛彻心扉的事件,才有办法把少年「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
英国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父母双亡,一个人坚持上进。法国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离开故乡,离开熟悉的环境,才能避免沉沦。
德国小说《铁皮鼓》主角奧斯卡三歲就拒絕成長,一直到老。而霍尔顿就定格在16岁那一年,他话很多。
他说他可能会去人少的加油站工作当隐士,他的存在,就是在帮我们,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