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是蔡崇达写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始,写父亲去世后,母亲天天去找神明找父亲的灵魂,给“巫”(一种召唤人灵魂骗钱的人)钱和父亲灵魂等,做一些迷信的事情,书中母亲的形象是对那些迷信的东西很执着的人,而“我”的形象开始是对迷信反对的,但后来又对迷信“宽容”了。
迷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习惯,根深蒂固与每一个人,现在依然存在,只是对于人类科技的进步,迷信的地位降低以至于有些人感受不到自己的迷信,然而在人的潜意识里,应该都会有一些迷信。近百年来,中国人开始反对迷信,认为迷信是“吃人”的,迷信与科学是对立的,但是《皮囊》给我带来的思考是,迷信是需要的。
在古代,人们就崇尚自然,对自然界的一些不能解释的东西灌输迷信的思想,其实有许多从现代科学上将是必要的,比如我听说过有一个地方有一个神奇的水坑,里面的水似乎有灵性,只要边上有响声或者水不是在平静的状态,水就会一点一点消失,如果边上没有大声响,水又会一点一点出现,当地的人说这水与神灵相通的,因此这里的习俗是每年某个时间到这里“赶水”,把水“赶走”让它消失,不然神灵会生气,会发生可怕的事情,听说那里真的有一个村子因为没有“赶水”,因此山洪暴发冲毁了村子,死了很多人,而那些“赶水”的村子从来没有爆发过山洪。经过科学家考察,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这里的水会被“赶走”是因为水坑下面连接着地下暗流,而水坑下面的沙子很疏松,因此要有像响声这么大的震动就会不稳定,水就会流下去,流完了以后,会随着暗流的运动又会流上来,然而最令人惊讶的是,如果这水坑不经常“疏通”,就会使得某个地方水堵塞,很容易引发山洪暴发,与迷信人的想法惊人得吻合!说明,其实任何生物长时间生活在自然中,会对自然现象有所感觉,而古代的中国人就把这些奇妙的感觉现实化,说是神明的原因。因为古代科技的落后,没有“神明”是解释不了的。
其实,迷信也是一种精神的鼓励。我又一次出去玩,买来的旅游套餐自动包括了皮划艇漂流,看着浑浊汹涌的水,我一下子就慌了,这多危险啊!然而这时我发现,平时反对奶奶迷信的妈妈居然双手合十,叫神明保佑,说明,面对生命的安危,人的本性就是惧怕的,依托神明的保佑,让自己面对这种惧怕少许增添安慰。
在《皮囊》中有些“我”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见父亲的灵魂,想要为父亲再做些什么,他到一个寺庙,里面的住持说他那边的神明已经收留了父亲,说父亲的灵魂在里面做义工,洗刷尘世的污垢,开始的时候,住持说父亲笨手笨脚的,后来说他越来越好,到了发布成绩的时候,母亲梦见父亲合格了,心中倍感高兴,之前的疯疯癫癫完全消失了。虽然一看就知道,住持在欺骗,这是迷信,但是正是因为这种迷信,母亲对于父亲的死亡,没有了痛心,没有了恐惧,假如世界上没有迷信,他的母亲真的会心如刀绞而死。
但是近百年来,中国人开始反对迷信,我是觉得,这种反对应该要适当,毕竟迷信有不好的地方,像以前的黄脸婆治病,用酚酞和碱变成红色,说病人的病已经被吸出来了,于是获得大量的钱财,却因此误了病情,导致不可挽回的死亡,因为迷信,有许多本该完好的生命因而死亡,因为迷信,有多少钱财在火中灰飞烟灭!我的奶奶是个非常迷信的人,爷爷去世以后,她到寺庙里烧香拜佛,更糟糕的是,有一种思想开始在她脑海中蔓延:捐献给寺庙钱越多,获得的功利越多。这很恐怖,只要亲人给她一点钱,她就马上到寺庙捐了,又一次甚至瞒着我们一下子捐了五千多,累积起来,多少万的钱被她“捐”了!天知道那些心眼坏的和尚把钱捐给谁了啊!我怀疑捐给自己了。奶奶似乎不知道这些钱赚来有多么辛苦,但是为了功利,她“在所不辞”,一开始,我们所有的人都坚决反对她这样的行为,但是时间一长,我们的态度改变了,我们开始在她生日或者什么日子给她钱让她去寺庙“买功利”,因为我们看到奶奶心中的孤独,也许这是这些功利,让奶奶的生命支持到现在,她现在身体健康,虽然七十多岁,头发依然是黑色的,精神饱满,每天三点钟起来念观音菩萨,晚上八九点钟就睡觉,生活很有规律,如果奶奶改变以前,去“捐”少一点,那一点钱,去换来一个美好的生命,那么一点钱算什么呢?
不仅对于迷信,我觉得我们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棒子打死,世界上没有完全好的,但也没有完全不好的,我们应该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我想这样,我们凝聚了千年精华的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