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群友来稿——历史科学论

群友来稿——历史科学论

作者: 香酥辣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16:41 被阅读0次

    历史科学”有两重含义。

    其一,是马克思提出的一种新的科学或哲学理论,有不少论文专门研究这一命题,有兴趣者可自搜寻,我们这里不再展开。

    其二,即指“史学”或“历史学”。那么为什么将历史学称之为“历史科学”呢?这源于19世纪出现的兰克学派。

    ​​

    兰克学派的创始人全名利奥波德·冯·兰克,他是欧洲著名的历史学家。兰克所处的时代,正是科学蓬勃发展的时代,自然科学已经摆脱了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而社会科学也正试图摆脱,历史学也跃跃欲试。在对科学的追求之下,兰克提出了“历史科学”的概念,认为历史学也应该像自然科学一样,客观地做研究。他由此开启了西方近代史学的进程,被后人成为“近代史学之父”。

    不过,鉴于当今“历史科学”之名并不为世人熟知,兰克的“历史学科学化”的主张显然还没有实现。时至今日,历史学究竟属不属于科学,都还争论不休。那么,历史学到底属不属于科学范畴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科学”是什么?科学,总的来说,是一种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而由于“知识”属于主观,那么其所对客观的反映就有可能不正确。所以为了获得真知,科学就必须允许质疑,这是基本的科学精神。这就要求可证实的科学理论或命题必须在逻辑上具备“可证伪性”,即允许自己被否定。

    ​​

    “可证伪性”是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著作《猜想与反驳》中提出的概念,是其用来区分科学范畴与非科学范畴的标准。比如“所有的马都是白色的”这个命题就是一个科学范畴的命题。因为逻辑上存在非白色马的可能性,只要有一匹非白色马,那么这个命题就被证伪,所以这个命题具有“可证伪性”。

    那什么是不可证伪的命题呢?就是那些不允许自己被否定的命题,比如“一切都是神定的”这个命题。这句话在逻辑上就不具备可证伪性,因为它不允许自己被否定。

    因此,历史学属不属于科学范畴,需要看历史学的理论或者命题是否具备“可证伪性”的条件。整体而言,当今的历史学的“科学性”尚不如其他社会科学,更不如自然科学,但多少还是有的。比如,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的“吴王夫差折辱越王勾践”与“明太祖姓朱”,在逻辑上都是“可证伪性”的。只不过前者我们已经发现了可以用来证伪的证据(史料),后者我们还没发现。

    ​​

    听了上面的例子,你可能觉得“明太祖姓朱”怎么可能被证伪!简直天方夜谭啊!其实我知道也知道这是个基本上不可能被证伪的命题,那么我为什么还举?因为“可证伪性”不会由于被证伪的概率极小就不存在,现实没有证据证伪,和逻辑上的“可证伪性”不冲突。从逻辑上来说,只要举得出确实有效的证据(史料)来证伪,那么它就是“可证伪”的。

    所以历史学的许多理论或命题是具备“可证伪性”的,是属于科学范畴的。只是历史学研究过去,很多具体场景无法复原,只能依靠当今所能见的包括各种史料、档案、图像、文物等的一切“历史的遗迹”。因而逻辑上虽具有可证实(伪)性,但有太多命题在事实经验层面难以证实(伪)。这样,就使得理论或命题提出的成本和风险变得很小,一不留神,主观臆断便充盈了学界。这种尴尬本质上是证实(伪)技术手段的限制,需要历史学辅助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也需要历史学重视辅助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并积极吸取其成果,以改进证实(伪)的技术手段。

    但我们也需要明白,由于历史真相就是历史科学追求的绝对真理,是永远无法触及的。所以,同其他的科学一样,历史学只要能为了求真知而允许质疑,不断发展检验手段,及时更新理念,那么历史学就是一种科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群友来稿——历史科学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bs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