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井)

故乡(井)

作者: 素_a656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11:46 被阅读0次

故乡的井,和故乡的山一样,是标志性的记忆。

长大后,不知是因为呆城市久了,还是乡村也在变化发展,还是别处总不如家乡好。总觉得家乡的井是那样特别。

————————————————————————

村里有一口大井,在村口的左侧,方方正正,忘了是2*2平还是3*3平左右,每天每家的用水都从这口井挑回家里。

那口井安安静静的,虽然周围连着田地和村子,却是一副独立傲然的样子。井里的水看起来绿绿的,舀上来是清亮清亮的。井沿处长有些青苔。夏天的时候水会多一些,最多的时候,与井口齐平。冬天会少一点儿,下去两三级台阶样,反映出当年的雨水量。

夏天,井水清凉沁人,直接从井里捧水喝,或者刚担回家就马上喝,口感最好,有一股甜丝丝的味道。

冬天,井口上方烟雾缭绕,寒冷的季节,带给你温暖的感觉。

————————————————————————

外婆家的村子,与我家村子相邻,地势稍高一些。在田野的中央,有一大井眼,如果是在山里或许叫大泉眼。井眼里长年累月的流出汩汩的泉水。

与安安静静的井相比,他是灵动的,活泼的,欢快的。

紧挨着井眼,砌了一个一米见方的,忘了是方形还是圆形的小井,只记得不是太规则的形状。符合他活泼的气质。

井边,有一平台,那是村里的一个“舞台”,尤其是女人的舞台。

洗衣,洗菜,洗农具,但凡需要清洗的,都在这一方田地,那东家长西家短的故事,这家婆婆那家娃的故事,都在这里交集演绎。

不用担心交叉污染,因为所有的脏水最后都往下游流走。

挨着井,有一个池塘,两百平的样子吧,不规则形状,然后在池塘的下方,井的对侧开了一个口,顺延出一条小溪,小溪往下流,流到我村里最大的池塘,两个村的人都叫它“大塘”,家乡发音为“daitang”。

“大塘”大约是外婆村里池塘的3-4倍那么大吧,记忆有点模糊了。

“大塘”是我村里的舞台,一脉相承下来的池塘,连“舞台”也一脉相承下来。

不同的是,“大塘”是村里孩子夏天的乐园。所有的孩子都在这里泡过水,绝大多数孩子都在这里学会了游泳。没有谁教谁,就在水中慢慢感受水性,自己模仿自己悟。

据说,水中央特别深,而且有几眼井在其中。胆大的水性好的,会去感受井水的上涌,也就是“触井”。我却从不敢去脚触及不到的深处。

男孩子们常把触井和从池塘这头游到池塘那头作为引以为傲的事情。男孩的勇敢和坚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塑造出来的。

弟弟就曾因为去触井,差点溺水,幸好被同伴发现,及时脱离了危险区域。

女孩八九岁以上就几乎不去了,因为在那个年代,所有孩子不管男女,都是光屁股下水。稍大一些,自己会不好意思,旁边洗衣服的大婶大妈也会说你不害臊。

长大后的我有那么一点水性,要拜“大塘”所赐。

相关文章

  • 故乡(井)

    故乡的井,和故乡的山一样,是标志性的记忆。 长大后,不知是因为呆城市久了,还是乡村也在变化发展,还是别处总不如家乡...

  • 故乡的井

    故乡的井 突然想起故乡的井,是接到母亲电话的时候。母亲对我说着搬迁的烦恼,我第一反应就是问她那口井是不是被填了,母...

  • 故乡那口井

    故乡的那口井名叫葡萄井。 之所以名葡萄井,是因一年四季,从井底会不断地有水泡冒到水面上来,晶莹剔透,珠连玉碰,像似...

  • 故乡的井

    故乡的井 井是古井。 井沿上勒着深深的绳痕。 这口井不知存在多少年了,挖井人也并没有留下名姓。只是听老一辈人说过,...

  • 故乡那口井

    当夕阳将它的金辉洒向我脚下的这潭碧波,井水四周就只剩下了宁静,各家的屋头已经陆续升腾起了袅袅炊烟。 说它是口井,其...

  • 故乡那口井

    故乡那口井 罗帮义文 随着自来水通到村里的每家每户,记忆中故乡为挑水大家聚集而时常热闹的那口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 故乡的井

    转载自冯俊龙《五块石头》公众号,作者野草。 故乡的井 野草 井是人向土地...

  • 故乡

    故乡是门前的樱花树 树上,是儿时的记忆 故乡是一口井 井里,是山泉的不息 故乡是山坡上的石子地 地里,是四季的外衣...

  • 晴晚云

    有时 我像在故乡的井里 想你是 井里的鱼 有时 我像在故乡的雨里 想你是 晴晚的云 ——《晴晚云》轻抚清晨

  • 故乡的摇井

    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告诉我家里摇井的井箍坏了,她到红旗与高陵都没有买到,商家说那款老井的配置已经淘汰,都没有进货渠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e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