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游》分享1. 上游问题,是体制问题、系统问题;很多时候,也是“创始人问题”,是设计的源头问题:
所谓“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还在主席台”…
2. 一些思想底层相通:
德鲁克: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
高普尼克: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反过来说也一样:
坏的系统疲于严惩恶行,
不良家长疲于纠正错误,
系统设计得不灵,如同稻草堆旁取暖,救火员全天候奔忙、也难保太平…
3. 无奈就无奈在,“全天候救火”的姿势,很“迷人”…
摆出全力以赴的姿势、远比未雨绸缪的思考,看上去更有说服力,结果就是——
多少啼笑皆非的怪象,
藏于道貌岸然的奔忙…
谁也不是笨人,生存于系统,与其“不高兴”,情愿“没头脑”…
4. 细细想来总难免灰暗,期待这本《上游》指引点光明。
以及,怀念下消失已久的……小标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25764/d16afc2babc9ad2c.jpg)
我们经常讨论“三观”,但是,一个人应该怎么描述自己的“三观”?刘擎老师,你的“三观”又是怎么样的?
三观是一种日常表达,用法随意而混乱,没有什么标准定义。今天我来尝试给它一个定义,这个定义你在网上是搜不到的,因为这是我的原创,今天在邵恒这里首次发布。
我认为三观是指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你会问那“价值观”呢?道德观和人生观都是价值观念,只是分成了两个领域,等我说到后面你就会明白。
没有一句话可以说清楚三观,但我可以给你一句话的概括和三分钟的解释。
先记住一句概括,三观就是“真假对错好坏”的观念。对应真假、对错、好坏这三组问题。
首先是世界观,就是你对世界,主要是自然世界的认知观念,针对的就是事实性的问题。比如,有人相信世界是平的,或者人类是神创造的;有人认为世界是一个星球,人类是演化而来的——这就体现了不同的世界观。对于事实的判断,哲学上叫真假问题,true or false。世界观上的争议,通常就是在争论哪一个判断是“真”的。这是第一个,世界观。
然后是道德观,道德观决定了你和他人相处的原则,就是说,当你的言行涉及到他人,这些言行应当符合什么规范。这就不是事实问题了,而是要讨论“对”还是“错”,right or wrong。
对于人间关系有许多原则,比如有人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的人则信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还有人相信“公平互惠的合作”。你该遵循那种原则,你觉得哪种原则是对的,这就构成了你的道德观。
最后是人生观,人生观会决定你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并不是和他人完全无关,但人生观首先要回答的是,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这也是在讨论应当怎么办,要做出好坏的判断,good or bad。
说白了,人生观就是,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是美好的人生。比如,有人觉得工作进取,读书思考是好的生活,有人认为吃喝玩乐是好的生活,这就是人生观的差异。
对错与好坏有区别吗?日常语言中我们经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但在哲学上却是有区分的。
比如,杀人与自杀都是伤害生命,但前者是对错问题,后者是好坏问题。蓄意杀人会被判刑,但我们不会说,因为一个人自杀或者自杀未遂,要给他判刑。因为杀人是在人际关系领域,我们说这是错的;而自杀是属于自我关系,你可能也会说这是“错的”,但更严谨一点应该说,“自杀是不好的”。
总结一下:
世界观,决定你怎么看待人和世界的关系,我把它叫做天人关系,你依据世界观作出真假的判断。
道德观,决定你怎么看待人和人的关系,我把它叫做人际关系,你依据道德观作出对错的判断。
人生观,决定你怎么看待与自己的关系,我把它叫做自我关系,你依据人生观给出好坏的判断。
而我自己的三观,简单地概括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公平的道德观、自由的人生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25764/87f329e9f50fba2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