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读完这本书已经有20天了,一直想写点什么,似乎都没有得空。终于闲下来了,想写点感悟。却无不如当下那么深刻。
我看的是升级版的,第一句映入眼前的话是: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我有一个习惯,看一本书一定是先看序言的,因为我觉得那是写序的人对这本书的概括性介绍与推荐。看完序言,一般会对书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印象,会有拉动我去看全文的动力与好奇。
看这本书前,其实我只听过武志红的名字,关于他是做什么的我一概不知,拿到这本书,我才百度了下作者。更是对书名内容的好奇。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为何家会伤人呢?
细想下,我们确实常常在外人面前,我们为了面子,压制我们的情绪,回到家里,不想“伪装”,不想做作,愤怒、生气百漏无疑。
家人面对着我们的生气,或忍让、或口无遮拦地大骂,一场家庭的战争似乎就在我们毫无掩饰的情绪中爆发了。
伤你的人总是那个最亲近的人。因为在意,所以受伤。
以前和婆婆争势的时候,我不理解她为何会那样。看过这本书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们中国式家庭,常常把亲子关系放在夫妻关系之前。当她还是作为媳妇的时候,遇上了不开心的事,她的主要情感倾注不是丈夫,而是精神寄托于孩子身上。再去观察现在的家庭中,丈夫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常常把亲子关系看得比夫妻关系重很多。
有时候,我会希望与先生单独看场电影,或者不带孩子的情况下散散步。
每每那个时候先生总会问一句:儿子怎么办?那我妈呢?
被这样一问的时候,我总是会觉得,似乎不能有那样的想法,我应该陪着孩子。
可事后,我又会觉得,我们总是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为了顾及老人。没有夫妻的特别时光,没有属于夫妻的特别活动,每天除了工作,便是围着孩子转。
于是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影响着。
【02】
常常有人说,你的丈夫是否和你的父亲很像。然而,或是,或相反。在我们寻找对象的时候,总会去找寻一种熟悉的感觉,或者说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一见钟情,感觉好的彼此,才会走向终点。
然而,父母并非孩子的答案。
成为我们自己,才是我们为之而生的意义。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使命,如果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他们就破坏了孩子的命运。
我记得大学毕业那年,因为选调生面试失败,不愿去村里当村官的我,拿着奖学金,去上海、南京游了一圈。如果说在之前,我还在为父母活(做一个乖乖女,凡事都听父母、老师的话),那么在那个旅游决定后,我已经开始重生了,我决定为自己活。
有人说那是叛逆,也许是吧。其实每个人一生至少会有一次叛逆期的,只是早年的我被“压制”了。直到大四那年,我才意识到,我属于自己,我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再后来,父亲多次建议我再去考公务员,回老家环保局求职。都一次次被的拒绝了。我想,看过了上海地铁站里快步前行的脚步的人,很难接受慢慢走着小步不紧不慢地上班的悠哉;看过了城市高楼壮况的我,不想在小小的办公室里尔疑我诈的揪心。
【03】
我的父亲经历了60年的苦难,年幼失父的长子,12岁便在家里担起了“长兄为父”的重担。再经历了杀猪、收废品等等苦差的他,只渴望三个孩子能读书,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哪怕只是县城里一个小小部门里谋些差事。
然后,姐姐、弟弟早于我出来谋职,都让他的希望破灭了。最后的一道曙光便在我身上,于是,他特别在意我的工作。
那一年,我因为孩子,辞职在家的时候,他无比的焦虑。他无法想象,一个大学生,要在家里当起家庭主妇吗?
或许是他的焦虑,传达到了我这里。我也变得有些焦虑。一如作为母亲的我,焦急地催着孩子吃饭,焦急地让孩子停止哭泣般,孩子也变得更加地焦虑。
书上说,孩子很在乎父母的情绪。孩子对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而我们却常常向孩子索要我们想要通过他得到的虚荣。
想让他成为人中龙凤,我们在违背孩子意愿的前提下,给他报各种班。他在同学中表现优异的时候,我们感到高兴,那不是为他高兴,是为自己的面子高兴。我们总把这样的需求,通过孩子来达到。
当我们在说一切为了孩子的时候,却在私心里,更多地是为了自己。
读完这本书,我更能理解《正面管教》的育儿理念。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同时,接纳孩子的一切才是真正的爱。
鼓励孩子,活在当下,活出自我。
不论是对于孩子还是伴侣,他们都不是第一,自己才是第一。妈妈的感受好了,大家便就都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