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的守望就像一只低沉而悲哀的乐曲,如江南的雨沁得人悲凉。戴望舒在雨巷中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江南烟雾朦胧的雨巷交织在一起。在巷口的守望中,作者将故事中人物形象与情感,心境与悲凉的场景相互交织,用清新优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常年在巷口等待自己儿子回家的故事,笔端之下,感人肺腑,令人回味无穷,从而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文本将从时空结构,意境与艺术留白的角度去挖掘其情感力量。
一时空结构下的无限守望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文本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指句子和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前后顺序及相互关系,而本文是从时间顺序进行讲述的,因此从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可从宏观上把握文本的主旨和大意。
通关全篇,最明显的特点便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按照季节的变换和空间场景安排,讲述了老人等待儿子的具体过程,并以文中出现的女人来推动时间,作为目击者,见证者老人对儿子的等待和思念所经历的情感变化。开头便描述小巷很深,深得如同一样远远悠长,这里将小巷时间的悠长进行比较,时空交错重叠下,为读者营造悠远充满韵味的情景氛围,形成广阔的时空中,从而为情感的挥发积累,创造条件。文本中女人一共出现经过老人三次,分别与正午秋雨天和江南的暮春,而每一次女人的经过,都是老人守望的目击者,在这里老人在同一空间下,即江南的巷子中等待,却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而陪伴他的却都是一条黄狗,一条凳子,深深地巷子中,老人坐在凳子上,狗卧在她身旁,不时的叫两声仓量,估计是每一次女人出现时所目击的场景,由此可以推断出老人与世长年纪月在那里等待,晴日雨天,从不缺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的期望不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不断加深。“老人摇着头说他儿子很快回来,老人在守望中做梦惊醒,儿子,你回来了?”“”老人听到脚步声,侧着头问儿子,是儿子吗?”因此,作者构造了一个广阔的时间,将老人放置于这一时空的结构下,将其等待与守望与时空交错,更加无限拉长,令感情在其中无限挥发,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孤苦可怜的老人,对儿子的爱与守望的感人形象,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其情感的余味也在时空的交响中形成,回环之间无限荡漾,更增添了守望这一动作的情感韵味。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观全文虽简短,且故事情节简明,但作者笔端之下,字字珠玑,字字见情,这也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不论是景物的描写,还是人物心境的营造都为读者传达出动人的情感力量,真可谓是一切景物语皆情语,从而在情景交融的氛围中营造出哀怨低沉的意境
在中国古典诗学中,雨和巷作为两个常见的意象,寄托着惆怅之意,而放在这个文本中,便起着烘托意境,寄托情感的作用,从而也为本文奠定了哀怨的气氛,老人在巷口中的三次守望,每一次都是不同的季节映衬,巷口正午的阳光,秋天树叶飘零,江南的暮春和无边的雨,三次不同的景物和氛围营造出老人的等待,没有改变,而情感的深度却随之逐渐增加。
第一次老人在太阳下嘟囔着口水流下来,狗围在他身旁,此时此刻只有深深的巷子作为老人情感的见证者和目击者,两相静止,估计从而塑造了一种孤独冷清的氛围。第二次是在秋雨树叶飘零的场景,不同于第老人面前放着个碗,里面有零零落落的钱,“细雨湿了老人的雨衣,湿了小巷,更湿了江南的天地”“老人的话迅速被江南的雨润湿,潮潮的,”江南的雨无情地落在老人身上,印着老人的对儿子的守望和思念,便多了几分情感的意味。因此,雨此时作为老人的行为和情感的见证,便承担着烘托意境的作用,细雨绵绵,敲打着老人的心,更融入老人的心中,哀婉幽怨缠绵,使老人与整个江南的雨一起被润湿,从而营造出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令读者从中感受到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和爱,令人感受到余味悠长的韵味,读后令人震撼,情感力量也进一步增强。
文本最后“江南的雨遮住了天,遮住了地,遮住了卷卷的小巷”行到此处,全篇便戛然而止,情景交融之下,“我”的心情悲凉达到了极点,我对父亲的遗憾和悔恨也达到了极致,笔墨之间,字字传情。
三 艺术留白的情感张力
老人在等待儿子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定点及叙述者给我们留下的空白之处,首先文本一开始就给我们留下疑惑,这个老人是谁?他为什么会一直等待他的儿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会知道他的儿子回来吗?从开始便吸引着读者的好奇心,营造出浓浓的语境,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其次,文本中出现的女人是谁?他为何一次又一次去经过老人的身旁关注老人,他跟老人是什么关系?叙述者并没有直接告知,只是随着时间顺序一步步推移,在过程中引发了超出文本的阅读期待,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而与此同时,老人的守望与期待也跟着读者的脚步,顺势增强情景交融下意境的营造,情感的积累得以在不确定的空白点之中展开铺陈,从而让读者有足够的空间去体味无尽的情感的挥发与意味。
直到最后空白点才被填补,在叙述视角的转换上,读者的期待视野得到了满足,老人等待的儿子是文本中的我,“我”答应的老人不久就回来,因此老人才会一直等待儿子,而“我”作为一个贪污了十几万的人,怎么会很快回来呢?女人作为老人的目击者,作为我的消息来源,正是老人对我的思念和守望传达给我,使我在这种爱的传达中用行动去推进和父亲团圆的时空的距离,从而获得救赎,此时此刻,一切的空白被填补之后,情感变在一次一次空白点的累积下,集体爆发,当我回到故乡时,只有一条凳子,并且老人倒下,钱托告诉我爹在这儿等他,一直等着在我的叙述下,得知真相的读者便将之前所压抑,空白点之下的一切情感释放,从而与之间形成明显的强弱对比,使父亲对我的爱与救赎显得那么伟大而有力量,全文的情感正在此时得到了升华,达到高潮,而那条凳子上的人,所以不在,但却仍然作为父亲对我的无限守望。
英国的克莱夫贝尔提出小说来是有意味的形式,作者用优美哀愁的文字在狭小的空间布局之下,构造出广阔的时间感,用情景交融的悲凉意境,在环环相扣的艺术留白之下,牵引着读者的期待视野,一次又一次将情感积攒推进,无线拉伸,在江南的烟雨和幽深的小巷中,传达出老人对儿子的爱与守候的无限深情以及“我”对与父亲的遗憾和悔恨。正如题目《巷口的守望》,守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爱与救赎的重量,与悲剧的永恒一起,令人无限动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