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5岁的杨绛先生走了,和钱钟书先生还有他们的女儿钱瑗在另一个国度相见了。
《我们仨》算是杨绛先生对他们三个人生平的一些生活的记载。钱钟书先生的痴,杨绛先生的贤,还有她们女儿圆圆(钱瑗的小名)的乖巧上进。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年纪再大也只是孩子。如果钱瑗还在这个世界上,按1938年的出生年份来算,都已经是80多岁的年纪了。杨绛先生是在1998年写的这本书,她写这本书的时候,钱瑗已经在一年前因为脊髂癌离世了,而第同年,也就是1998年年底,钱钟书先生也离开了她。人世界最悲惨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杨绛先生却在自已已经80几岁的年纪,头年送走了女儿,第二年送走了自已的丈夫。读她的文字,很少感到有伤心的成份,更多的却是娓娓到来的水到渠成。
同样出身于书香门第,两个人自由恋爱,又情投意合。钱钟生先生得到了庚子赔款公派去英国留学,杨绛先生则自费做陪。他上课,她则在图书馆里不停地看书。用杨绛先生的话来说:图书馆就是她能想像得到的天堂的样子。她在牛津大学生下了圆圆,她住院的那几天时间里,那段话是多么的有意思。钱钟书来看在病床上的她,告诉她他把桌子上的桌布弄脏了,灯管坏了。杨绛先生还反过来安慰他,没有关系,我什么都会修的。好喜欢这种关系,跟那些一直标榜自已是“女汉子”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喜欢这种,你能让我依靠我很开心,但是没你依靠,我也不会对你失望的。
《我们仨》里的到处洋溢着一种淡淡的亲情,一家三口不讲究吃和穿,却一人一张桌子自已沉浸在各自的知识的世界里。看书写字做学问,是他们对自已的要求,不爱应酬和交际。用杨绛先生的话来说,她是清华大学的临时工,代课老师,不过她比较喜欢这种关系,因为她实在不想花时间去听那些浪费时间的这个会那个会。她最珍惜的是时间,她最看重的也是时间。时间是生命的构成部份,钱钟书先生留下来了《围城》,而杨绛先生在钱先生全职写作的这两年,承担了所有的经济和家务,她是他的第一读者,也是他的忠实粉丝。
《我们仨》这本书,给现代人提供了比较好的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的参考模板。
第一,关于夫妻关系,精神上的独立是极为重要的。读了很多关于民国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没有哪一对会让人觉得像钱钟书和杨绛那么让人幸福。相互扶持却又各自独立,我可以让你靠,却又不那么咄咄逼人;你可以忙你的事,我也有我自已追求的那一方精神领地。
第二,关于子女关系,夫妻之间相互融洽的关系才是对子女最好的言传身教。钱瑗从小就流露出跟其他的小孩不一样的气质,当别的小孩都在玩的时候,她就能够安静的坐在一旁看书了。有一段描写他们带着钱瑗回无锡老家看爷爷的往事,其他叔伯的小孩都在外面玩耍,钱瑗就能在房里看书,并且帮爷爷挟好被子。她天性聪颖,不过从小就是体质不好,而且又太过于拼命,所以讲到她不到60岁就离开了,对此,杨绛先生满是遗憾。
家庭是社会稳定构成的最重要因素,而通常现代人的家庭,莫过于一家三口或是一家四口。所以我们仨,既是世间最平凡,又是世间最不平凡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