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是可以反应很多信息的,越是交通错综复杂的区域往往越是中心地带,来来往往的人也复杂。而我因为不会开车,所以对公共交通向来是很友好的态度,也因此悉尼的火车带我去到过无数的海滩以及各种各样的地方。
在北京我们习惯叫往返于市区各个区域的列车为“地铁”,而在这里,不敢是从悉尼到墨尔本的长途车,还是往返于南区和北区的短途车都称之为火车 ,因此也是共用一个车站的。刚开始对于这个叫法颇为不习惯,但是现在却能做到不查谷歌也可以从容前往正确的站台。
说起来整个城市还是很大的,澳洲作为一移民国家,自然是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常驻,也因此悉尼的区域虽然分为南区、北区的,但稍微住久一点就会知道那个是“韩国区”,而另一个是“中东区”,华人区更是夸张,甚至可以细分“上海人”和广东香港人的“粤语圈”等等。也正是这样,当你想吃某一处的美食的时候,循着这地图去就一点错不了。
有的时候,悉尼的火车也很不靠谱,晚点或者取消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我刚到悉尼四个月的时候,就发生过一次。
那时候在一家中餐厅打工,晚上9:30下班,餐厅离火车站很近,正常来说,我10:00可以坐上车,10:30就可以到家了。然而那天下班的同时也在下雨,站台上的人越来越多,火车却始终是没影,偏偏又是冬天,因为下雨也格外的冷,不自不觉中我已经在瑟瑟发抖。差不多十点半的时候,一辆车终于来了,半小时就可以到家,焦急的一颗心总算安定了许多。
也许是车厢里太暖和,也许是工作了10个小时太累了,我竟然在车上睡着了。等我打盹醒来发现已经坐过了一站,赶紧跳下车,心想幸好是一站,坐反向车回去也很快。然而我忘了,那天下雨,造成火车大面积晚点和取消。等了差不多半小时发现几乎没有希望,而且当时超过了23:00,火车本来也不多了,整个站台剩下我一个人,心跳逐渐加快。
接着等下去,很可能真的没有车;公交车早已经没有了;那就只剩下一条路,走回去。但立马又被我否定,因为那条路太黑了,大概要走20分钟才能到我居住的主街,而且又是铁路边,再想起之前看到的那些新闻,光是想象就让我汗毛直立。但在犹豫了两分钟后,我还是决定走回去了。
趁着对面站台有一辆火车停靠,我感觉和三三两两的乘客一起出站。刚开始,有一对情侣走在我前面,后面还有两个女孩,甚至沿途还有两三家开着的酒吧,虽然门口站着纹身抽烟吹口哨的人,但因为前后都有人相伴,所以完全不会害怕,还怀疑是不是我多虑了。可就在走过了那几家酒吧之后,前后的人陆续拐进了回家的巷子,这时候我还有一半路程。周围黑得没有一点灯光,静的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声,步伐越来越快,不敢往两侧看,更是不敢回头,盯着前方主街的亮光加紧步子。
当我完全置身在主街的光亮之后,回头看一眼,确实黑的不见五指,到家简单洗漱之后感觉躺下,大概十二点半了,然而却毫无睡意。
不知道是不是在这里整个人都很放松,又很爱在车上睡觉的我常常坐过站,大部分情况都无伤大雅,无非是耽误一点时间,唯有那一次感到真切的害怕,至今想起,仍然心有余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