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朋友圈比作一滩水,我喜欢晚上临睡前的朋友圈,喧闹过后,有恢复平淡的静谧。那些白天被搅起的泥,重新沉默。再浑浊的水,也有安静纯美的一刻。似调整好心态的我,把暴怒,愉悦,伪装,连同一天的铅尘一起洗净。安静真实的一边浏览朋友圈,一边等待睡眠女神的到来。
微信朋友圈,讲真,每天BeiBei响起的未必是你最希望发来信息的人。最希望发来信息的都是那些你不确定还在不在的人。只有这些人,让你百无聊赖冲动的想要删除微信的时候,猛然就犹豫了。
一天某个简友的文,看得出矛盾和惆怅,写了一个曾经追求过她的男性朋友。从未近距离的陪伴,也一直没有走出他的视线。科技进步了,有了微信。双方互相加了微信,却从未有过交流。不说话,也不点赞,可她却觉得他一直都在。有些东西时过境迁,留下的是淡淡的回忆,似雾气笼罩下的山谷,似温度初降挂在睫毛上的霜。保持温度就是最好的相处方式,否则山依旧是山,睫毛依旧是睫毛,美却没了。
同样,朋友圈里有没有你一直仰望的人?他从不发消息,也从不发朋友圈,他似乎没有时间顾及这虚拟的网络世界。现实生活中,他的日常就是一场场博弈,空虚,寂寞向来是与他无关的,冷,或许会有,只是他冷不冷,或和你无关。现在凡事讲究思想的对等,既然选择的角度是仰望,就注定只能是旁观。某一天,他突然换了头像,却让人欣喜不已,原来你还在这里。
说起来,朋友圈是个怪圈。书上说现在人骨子里有粘合不了的疏离感。这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自我保护。让我们渴望与人接近,又希望保持神秘。有时候"炫"是一种更深的孤独,是心里大写的和我说话吧!现实用沉默回答你,而羡慕嫉妒恨却不知会在谁的心里悄然滋长。
我喜欢朋友十二的朋友圈,或是光影流转下十二那张美丽的巴掌脸,或是一段晦涩难懂的王尔德名言。她是一个会生活的,精致的小女子。往往会在年终岁尾把朋友圈漂亮的图片或是心情做成来年的日历,她虽然也步入中年,历经一次失败的婚姻,却仍然渴望爱情。不仅有少女外表,更有少女加才女的情怀。KEEP,她坚持的数年如一日,又建了一个旧事图书馆的微信群,把好书推荐给朋友们阅读。如此美好的女子,应该得到她梦寐以求的东西。
朋友圈也有如她这般让人赏心悦目的存在。每天玻璃杯里绽放的一枚杭白菊,蓝色天空里棉花糖一样的云朵,无一不让人觉得生活的美好。或是转发一个会做饭的呆萌大叔,留着可爱的山羊胡子,走到山水的这一程,早已不在意男人帅不帅,若是做得一手好菜,"妇"有何求呢!
最近,重新启动小学生作文模式,缘于朋友圈关注了好报的公众号。追求自由和梦想,唤起心底对平凡生活的不甘,而着重于思想,着重于"精神文明建设"。慢慢的有点华妃娘娘嫉恨的"矫情"了。自己觉得这样也好,突然会欣赏别人,会欣赏生活了。比如群里的小美女们,就有善于发现美的能力。各种花花草草,美不胜收。于是在她朋友圈里点赞打趣道,还缺少一个美人。
只要我们有颗平常心,在朋友圈看看别人的生活,怀着欣赏的目的,通过别人的视角,也能看到不同的世界。如果我有闲,我会去看看朋友们的朋友圈。因为原来你也在这里就是极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