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抛硬币,摘花瓣来决定做不做一件事。这当然不是科学决策法。真实的决策,往往都是充满纠结的。如果你能一眼就看出某个方案比别的方案好,那你直接选这个方案就是,根本用不着什么决策。决策,就是要在看起来各有优点和缺点,没有明显好坏差异的几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罗辑思维出过一本书叫《成大事者不纠结》,那面对重大选择怎么才能不纠结呢?希斯兄弟给了三个办法。
1.设立反对派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你特别特别想去做一件事,别人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了。比如一个人本来有个体制内的稳定工作,但是特别想去一线城市发展,他使用富兰克林“道德算数”的方法,自己列举了各种不去的理由,但是感到“一万个坏处都敌不过一个‘想’字”!
这是一个不科学的决策方法,有点感情用事。当我们特别想干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产生“确认偏误”,也就是只能听得进去正面的意见,干脆就听不进去反面的意见了。这往往是过度自信的结果。
这就是当你特别想干一件事的时候,尤其是如果这件事能给你带来感情上的回报,你就可能一意孤行。那怎么才能阻止这些被荣誉冲昏了头脑的CEO呢?这就必须建立反对派。
找一些人,让他们专门唱反调。这个好处是既然他是奉命反对,讨论起来大家就不会觉得他是在反对我这个人,是对事不对人。
我们一般的个人决策是不是找几个朋友提提反对意见,帮你用理智战胜情感,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求骂醒”!
找朋友提意见,还有一个“旁观者清”的效果。
2.从远处旁观
做选择时候的很多纠结,其实是各种复杂情绪在影响你的判断。这些情绪往往是短期的,在别人眼中看,或者你自己过段时间再看,根本不重要。“旁观者清”,其实就是因为旁观者没有你那么多复杂情绪,往往能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可是我们也不能什么事情都听从“旁观者”的意见,毕竟最了解情况的人还是我们自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旁观者。咱们以前说过,高手要善于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自己。
还介绍了一个特别好的旁观技术,叫“ 10/10/10法则 ”。这个方法要求你从三个时间尺度去考虑一个问题:
10分钟之后,你会对这个决定作何感想?
10个月之后,你会作何感想?
10年之后,你又会作何感想?
这其实就是一种旁观者思维,站在一个远距离考虑问题,所有短期的情绪,什么害怕、紧张,可能就都不重要了。
前段时间有人还做过一个研究,说如果用第二语言,也就是一门外语思考,更有利于做出正确决策。这大概是因为我们使用外语毕竟隔着一层,不善于表达短期情绪。这也是一种旁观者思维。
如果这样还不能做出最终决定,那我们还有第三个办法。
3.考虑价值观
前面两个办法都是用理智战胜情感,让自己尽可能客观地分析利弊。但是任何分析都是有限的,到最后可能还是面临一个利益计算已经无法判断优劣的局面。就比如咱们开头说的这个当公务员还是去一线城市闯荡的问题,最后就有可能是一个两难选择,事实上有的人当公务员当得很好,有的人出去闯荡也闯荡得很好。
这个时候,就得看个人的“价值观”是什么了。
这里所谓的价值观,就是你设定的“优先级”是什么样的,说白了就是你认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如果不能两全,你认为事业的成功对你最重要,还是家庭幸福对你最重要?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完全是个人的选择。
根本来说,价值观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没有人强迫你接受,你也不一定一旦选了就必须坚持。价值观只是一个指引。
但是价值观不是一句空话,它可以指导我们的决策。不过希斯兄弟说,一般人做事往往做着做着就忘了自己的优先级,有时候随波逐流,最好时不时反省一下核心价值观。所谓“不忘初衷”,也是很难啊!
最后总结:把兼听则明给程序化,并且要求给出具体的反对理由;克服短期情绪,尽量从一个远距离考虑问题;如果利益计算已经无法让你判断优劣,那就想想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也同于“灰色观察,黑白决策”,“跟很多人商量,少数人讨论,自己做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