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生死死平常事

生生死死平常事

作者: 幻羽悠徉 | 来源:发表于2018-04-16 10:02 被阅读0次

            作者:王国华

            朋友去南亚某国旅游,在一座小岛上目睹了一起车祸。警察用布盖上遇难者的身体。家属赶来后,在尸体前双手合十祈祷了几句,不哭不闹,静静的等待着处理后事。朋友说,他们对待死亡太超然了,仿佛置身事外。事实当然比他描述的要复杂一些,但岛国人那种淡定的态度让我们这些中国人感到不解,是他们麻木不仁,还是另有原因?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貌似宏大的哲学命题。即,我们对待死的态度是什么?

            对死亡,我们东方人有严重的恐惧。民间一句“好死不如赖活着”把所有关于生死的思考都消解了。有一位前同事,年纪轻轻得了绝症。最后几天陷入迷幻状态。一觉醒来,急迫地对照顾他的亲人说:“我梦见某个老大夫藏有一个偏方,就放在他家的房梁上,赶紧去找那个老大夫!”家人看着他,无语泪流。

            怕死是人的一种本能,就像动物被大水冲走时要下意识地扒住一根稻草一样,但这种本能也跟我们的文化有关系。我们的文化中把死渲染的太可怕了,悲壮的死,惨烈的死,大义凛然的死。悲壮、惨烈的背后实际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疼,但大家有知道早晚有这一遭。纠结心理让人无可奈何,只好装作没有这回事,暂时逃避,忌讳谈死。以“万岁”为目标,梦想“再活五百年”,用可以永远永远存在下去的心态生活着,但一旦死亡来临,不由大吃一惊,怎么还真有这回事?于是拼命抗争,仿佛砧板上待宰乱蹦的鱼。人类的最后一点自尊荡然无存。

            假设一下,在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我们时不时告诉他,死亡其实没有什么,是人类的正常轮回。水到渠成的死亡和突发性死亡都是人类离开的方式。好好活着,好好死去,每一天都是过程,死亡只是终点。这样,那一天来临时,他的心里是否会稍微踏实一些?当事人的亲属也不至于天崩地裂,无所适从。

            我国古代有一种丁忧的方式,父母去世了,儿子要辞工回家,在坟前搭建一个窝棚吃住于此,守孝三年。现在的人做不到这些了,但也可以用一些替代的方法来表示一些哀悼的心情。在一次聚会中,见到一位朋友胡子拉碴,惊问为何不刮一刮,答约父亲去世,以此纪念。我觉得这样挺好。逝者走的坦然,生者亦庄重从容。

            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改变生的态度。那我看来,很多生硬的掠夺、生猛的撞击、生分的纠结,恰因对死亡的恐惧和抗拒。历史上多少皇帝,为了长生不老,胡作非为,他若以此为鉴,以生为,或许过程会干净得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生死死平常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ys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