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sk】
多年前就开始流行了这样一句话,“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至少第一次听到很确定是在《爱情公寓》之前,毕竟这部电视剧也引用了这句经典。那个时候,动虽脱,但是静的时候至少还是“处子”,现在这年头,就算“静若处子”了,也是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加之,白天安静了还好,至少只是脑筋转一转,神游一下。但到了晚上,黑夜,加之静谧,真切的无人打扰,那个时候就真是进入了“纠结地带”了。“黑夜给我了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回望周遭的过往。
安静,似乎是一个很难的事情。相信很多人小时候就都会被别人说,“你就不能安静一会儿?”这句话无论是出现在课堂上还是家里。但回到现在,恰恰相反的出现了另一句话,“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虽然这句话有些嘲讽的韵味。
从嫌弃安静,到寻觅安静,为什么安静来的这么难?
其实,更准确地说,此“安静”非彼“安静”吧。
儿时那种安静是一种外化的“静”,不言不动就可。可长大了,内心的需求多了,这种安静已经不再是那种简单的意义。尤其是当下,一切事物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快,过去十年一大变样,之前的时光一年就改变了,现在指不定昨天和今天就有了天壤之别,而未来呢?在时间的洪流里面,我们不断成长,怕迷失自我,也同时在不断地寻找自我、寻找肯定、寻找意义。站在十字路口一动不动很容易,可谁能说自己此刻内心没在想着选择哪条路前行?因此,能真的静下来思考变得难能可贵。上学的时候读一本书很容易,但现在看一篇新闻报道都变得很难,字数变短了却更不容易消化了?因为适应了碎片化的阅读,也适应了碎片化的思考,当真正想把那一深一浅的思考足记串成一个整体时才发现,真的很难,因为静不下来。
记得央视春晚中有一个关于“反转”的小品还是两三年前的事儿,当时许多观众看着还很欢乐,现在这种事情却天天发生在网络上。如果会百无聊赖的看看微博新闻下面的评论,就可以了解一二。不论是央视、环球、凤凰、头条,还是澎湃、南都的,下面的评论经常会这样,一条140字左右的新闻,很多基本要素和关键成分不全,却已经被讨论上了天,但却很少有人点开看一下链接中的新闻全文。而过一段时间,有可能就是几个小时之后,一条与之前报道相反的微博新闻登场,整体舆论就开始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之后的日子就是左、右、左、右,循环往复,突然有一天新闻没了下文,因为人们忘了,毕竟这些事情对于很多人只是一个日常谈资,来得快,去的也快,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会不会某一天,我们的大脑与记忆相比,学会了更“高深”的遗忘,毕竟信息太多,处理起来有太复杂。
有时候,我一直怀疑,在一条连续的新闻评论里面,持肯定与否定态度的人一直没有变,就如同“沉默的螺旋”一样,只不过是此消彼长,这条新闻支持此方,所以此方声势浩大了些,而另一条新闻力挺了彼方的观点,则彼方开始奔走相告。但这一现象让不在其中的人有了错觉,就是“反转”与“打脸”。在加之不明真相,显得我们如此被动,感觉上,至少在感觉上,永远都是那么“随波逐流”。
而这只是微博评论这么一个小小的场景,而生活中有无数个这样的场景,我们就在这些场景中不断切换,也在不断摇摆。如风中之烛火,东风吹,西风吹,终有一日会如风中残烛,却被一缕不知哪来的春风吹灭了。
所以,什么是耳旁风、吹风会、风尚习气。
多看书,少说话,如果可以不要总是让“嘴”快“思考”一步,同步也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