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记住,什么都是阶段性的。你要记住,没什么是永恒的。
这听起来就像自欺欺人的话。你明明很想要相信,这世界上是存在永恒的东西的,你明明渴望长久的陪伴的,却还要让自己保持清醒:能陪你走到最后的只有自己。我想郑重地来一次告别。不同路的人,再见。不合适的人,再见。不同价值观的人,再见。
我曾经很喜欢一个男孩子。那种明知道不可能在一起,明知道自己这样不顾一切去喜欢一个人真的很傻。我给他写了封“想要他知道我喜欢他又不想让他看出来我喜欢他”的书信。是的,这引号里的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了,算是封情书吧。如今想起来,就只想说,谁年轻的时候,没做过些一股脑热不清醒的事呢。在那封信里,我记得自己就写了这句话:能陪你走到最后的只有自己。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呢?因为就在今天,我刷完朋友圈后,就想去看一看朋友标签。手滑过通讯录,我想起这个人好像好久没有更新朋友圈了。好奇之下,点进去看。嗯,就是那么一条醒目的杠。那瞬间,那种滋味,难以形容,大多就是发出那么句“哦,原来竟然也会如此”。难过么?没啥呀,这本来就是常态了。遇见本就是一种缘,你竟然还要贪心到想要长久的“陪伴”?哪怕是朋友圈里的身影陪伴?
人的信任和关系是很脆弱的。这世界上有些人,工作了就搞个工作微信号,俗称私人生活和工作分开,不想要被无关的人打扰。上个月我去广州参加复试,遇到了几个人,加微信时我就知道,那个是小号。
朋友是阶段性的,陪伴是阶段性的,经历也是阶段性的,生命被切成了一段段。有些人参与了你的一段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有些人会离开你,有些人会慢慢疏远,因为他们“只配也只能”参与你人生的一段。有的人只见过一次其实已经是这辈子的最后一面。所以,每一次遇见,都当做是最后一面,才不会有遗憾吧。谢谢你来过我生命,也谢谢你不再出现在我的人生里,顺其自然。
如果有人说,我会永远爱你永远陪你,别傻了。你只有自己,也只能依靠自己,有限制的依赖别人,最大限度地让自己成长独立起来。大胆的,挥挥手,再见。
有些人看起来亲切随和,身上就像有着说不完无穷多的故事,对什么都从容淡定,真是云淡风轻。人是不是失败过很多次,爬起来很多次,经历过很多,才能看淡一些东西?是不是心脏就不会那么疼了?我不知道啊,我也不懂得标准的答案。我只知道一个词叫心理创伤。有些创伤,你认为会伴随着时间变好,其实并没有自愈。人类总是重复着同样的错误,历史总是会重演。
我挺羡慕一些女孩子的。失恋了,哭一场疯一场,擦干眼泪,然后再热情满满很快地投入到下一段感情里去。她们也许有过很多段感情经历。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她们能那么快?我想过不同的答案。因为她们不够认真不够投入,所以能立马抽离出来。因为她们本身就潇洒,所以遇到不好不合适的感情潇洒地选择拜拜。
我见过,自己的朋友失恋后,邀上三俩好友出去喝酒,然后喝个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醒来后就跟没事人一样了。我也见过,自己的朋友被前任删联系方式,在某一刻突然情绪崩溃委屈到落泪。明明自己已经不在乎了为什么还要心疼,为这种事牵动自己的情绪?或者,我都没删他,他怎么那么“小气”要把我删了,咽不下这口气呀!我也见过,自己的朋友只能慢得像头牛一样,尝试着一点点剥离,零零星星忘掉。
我只是想起了你,并不是想你了。我不会忘记你,也忘不掉你。只是,我不觉得我们俩之间还会有什么故事了。再见了。
我遇到过一些人。需要你的时候,亲热得不得了。不需要你的时候,冷淡得不得了。我记得自己看川剧变脸表演时,总是期待着演员的下一次变脸,太精彩了,每次都是一瞬间的事。当你们关系最好的时候,你有一种错觉,这个人真的很值得深交。当对方态度对你很冷淡时,你会不自觉地反省是不是自己哪里错了。你什么也没做错,只是对方不再需要你了。
说白了,你身上没有可利用的价值了。而这种势利小人,在生活中能遇到的概率还不小。世界上还有一种人,非要端着让别人去跪舔他们。凭什么呀!人都是平等的。当你内心吐出这句话时,又觉得自己有点傻。让人不舒服的是,这种人吧,你真的还就要端着,不然吃不了兜着走。人长大了,情非得已要带上面具。遇到这种的,别做什么,也别较劲,你就远离吧。
什么都舍不得扔掉,是一种病。在不停添置新东西的同时,人们还不舍得扔掉他们囤积的大量没用的东西,有人甚至因此无法正常生活。心理学家说,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俗称囤积狂。
我理解的囤积,不仅有物品上的囤积,还有精神上的囤积。物品上的囤积,扔掉叫清理垃圾;精神上的囤积,扔掉叫适当断舍离。没用的东西,就扔掉,没什么可惜的。至于该扔掉什么,由你来权衡。那些束缚你的东西,在未来某一刻就会变成锁得越来越死的枷锁。来,狠狠心把它扔掉,再郑重地说一句,再见了。
参考文献:
[1] 郭爽,舍不得扔东西的囤积狂[J].家庭科技,2017,21(5):41-43.
*本文内容均为原创,首发公众号从人青声(@qingshengtongxue),禁止抄袭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