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我本科毕业于法学(经济法方向)专业,同年10月中旬进入知恒工作,12月14日成为深圳市律师协会实习人员。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为期一年的实习已经接近尾声,结束,亦是新的开始。
进入知恒,实属机缘巧合。那一天,正好上行电梯里只有两个人,那就是我和我的面试官。起初,我们均不知情,两人还进行几句简单的对话,没想到竟然在会议室面试时再次相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果不其然,我与这里结缘。
如果说法律梦的开始源于高考,那么法律梦的启航则是从律所扬帆。第一次参与审核合同,第一次参与法律咨询,第一次参与接待当事人,第一次参与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第一次参与撰写起诉状,第一份参与整理证据目录,第一次参与立案,第一次参与庭审,第一次参与撰写代理词,第一次参与撰写上诉状,第一次参与法庭调解,第一次参与会见被告人……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在我的实习生涯内不断开疆拓土,让我的实习期充实而圆满。
实习期内,在指导老师和主办律师的帮助下,我受益匪浅。
首先,在法律顾问服务中,大多数的非诉业务让我成长很快。顾问单位有很多法律咨询和合同审核,起初我很紧张、很忐忑,在接到顾问单位相应联系人的电话时显得尤为明显。在一次和指导老师出去办事的时候,就此事我向指导老师请教,指导老师告诉我必须要有信心,在遇到不熟悉的领域,可以先检索或请教同事后再回复客户。平时多下功夫,多研究顾问单位的常见问题,久而久之就可以泰然自若的处理顾问单位的大多数事务。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照律师协会的规定,听从指导老师的建议,对顾问单位的事情逐渐在在几个方面有所学习。
待人方面,应根据不同联系人的性格和专业,选择不同的沟通技巧。因人而异,对待有些联系人,需要对话简短,直接了当的表达观点和结论,便于其快速决策。对待另一些联系人,则需要慢条斯理,仔细讲解理据,最后形成结论或几个观点供其参考。
处事方面,根据不同的事项具体分析、分类总结。法律咨询多集中在劳动人事领域,对劳动关系和规章制度方面需要熟练掌握。合同审核着重针对合同目的、合同履行、违约责任、纠纷管辖、合同终止的问题进行审核,根据合同地位与合同类型结合客户需求确定审核策略。文书的撰写多见于律师函和法律意见书,这两者常需要我们对客观事实做出准确把握,核对原始文件,做好相关调查,注意把握分寸,尽可能达到客户目标的同时,避免做出不合适的表述。
延伸服务方面,善于发现客户的风险与可得利益。起初,我以为法律顾问工作,仅仅是服务客户,根据客户的主动需要处理相应事情。后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我们把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客户,进行主动服务,有时候还获得一些新的合作机会。额外的奖励,是实习阶段一种别样的美好体验。
其次,在诉讼业务中,我也体会颇深。我接触的案件种类不多,但是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也学习很多。起初写作各类文书时,我总是出现格式错误和语法错误,为此指导老师经常感叹我们这一代的语文基础不够好,文书写作能力弱。我也认识到这些问题,实际行文中尽量书写短句,期望减少文书错误。另外,在诉讼策略制定时,大多根据诉讼地位和证据情况,运用掌握的方法做出几种诉讼方案进行评析。
我在律所参与的法律顾问业务比较多,因此由顾问单位延伸出来的劳动争议案件,是我接触的主要案件类型。其一,赔偿金类劳动争议,这种案件需要分析劳动者离职原因、月平均工资、在职时间等问题。其二,劳动合同类劳动争议,未签订劳动合同和未续签劳动合同是两种常见情形。其三,加班费类劳动争议,必须查询加班费计算基数和加班依据,这方面往往都是存在答辩要点。其四,绩效工资类劳动争议,如果是固定绩效薪资和明确的考核方式,还是有一些争论空间。其五,年休假类劳动争议,一般因企业原因员工未休年休假,员工需要支付未休年休假期间300%的薪资(含已发放的100%)。其六,年终奖类劳动争议,该类争议常见于员工年中离职,员工主张本年在职期间的年度比例要求公司支付相应年终奖金。其七,工伤类劳动争议,主要分为未购买工伤保险和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两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要承担本应工伤保险承担的责任(医疗费、工伤康复费用、生活护理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工亡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用人单位承担的责任(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护理费、离职后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则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相应的差额。此外用人单位未按时申报工伤的,未按时申报期间的医疗费由用人单位承担。其八,妇女三期类劳动争议,有产假时间不足178天(或不给难产、多胞胎增加的每一个15天)、怀孕或产假期间福利待遇低于原来在职期间等争议。
除此之外,我也参与了一些民间借贷纠纷和刑事案件。我参与的民间借贷案件大多是高利息放贷后,借款人无法偿还本息后出现的纠纷。该类案件需要依据合同和银行流水确定原被告双方的借款金额、约定利息、违约金、还款方式等事实,分析利息、违约金金额或复利是否违反民间借贷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我参与的刑事案件,大多在指导律师指导下参与其他主办律师的案件。曾经出现一例委托人涉嫌危险驾驶罪的案件,让我记忆犹新,该类案件属于速裁案件,如果不能及时跟进,容易出现当事人已参加庭审而律师还未找到案件流向的问题。其他刑事案件多是所里的法律援助案件,该类案件一般定性上没有问题,需要考虑犯罪情节或犯罪数额的认定上是否存在辩点。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我曾去看守所会见几次,首先需要网上预约,尽早过去领取入门号码,递交材料在桌面(法援和非法援、预约和非预约在不同竖列排放),验证授权和领取存放柜钥匙和门禁卡、两张会见单,经过三道门后,才能进入看守所。深知被告人犯罪情况的同时,很明显感觉到被告人失去自由的无奈,我们应当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为其提供有效辩护。
再次,在实习总结时我发现自己参与的争议事项处理中,相当比例的诉讼案件是调解结案,也有不少争议是运用律师函的威慑配合诉前沟通顺利解决。诉前解决争议可以减轻双方当事人的诉累,节约司法资源,柔和的争议处理方式也有利于双方当事人的再度合作。而诉讼中双方的调解,可以运用双方律师在当事人的授权下多做沟通,尽快处理争议,为双方当事人节省时间成本,亦节约司法资源,避免可能会面临的执行难。因此我认为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不仅仅为法院所倡导适用,而且也可应用于律师业务服务中。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律师从业者应采取多种方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也是实习期内极为关键的一环,那就是一个月的培训,一辈子的回忆。当我准备去培训时,我的同事跟我说,小李,恭喜你要加入一个新的家庭啦!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是懵的,一点儿也没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随着培训的开始,我慢慢地体会什么是到了新的家庭,有同学,有老师,有感动。素质拓展时同学们齐力挑战自我,跨过人墙,在雨里,在夜幕下,我们是开心的、兴奋的、团结的一家人。在课堂上,我们的前辈有法官、仲裁员、司法局和律协的领导,各个专业方向的资深律师等。他们精心准备着课件,教给我们专业知识,告知我们职业底线,让我们对律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实习集中培训教会我们很多,律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律师协会纪律,勤勉尽责保持专业,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中国有句古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和律所同事的耐心帮助,带我在法律领域逐渐入门,而真正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法律人,需要自己可以独立自主的处理法律事务,做到这些需要自己汲取能量,不断地成长进步。我相信总有一天,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执业律师!
结束,亦是新的开始。不忘初心,做一个有情怀的律师!十年后,当我问起自己,初心还在吗?期待我能肯定的回答:在的,一直都在!
Taylor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网友评论